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赣州市大余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赣州市大余县统计局 点击:
在全县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中,以钨为主的矿产品采选加工、铜产品加工、食品药品工业、轻化工业四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390458万元,增长42.1%,占地方规模以上工业的95.4%。 年末工业园区入园企业98户,其中已投产企业54户;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年园区招商实际到位资金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09亿元,增长42.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钨精矿 吨 10821.6 -9.6 #地 方 吨 5811 -13.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4195 -12.3 啤 酒 吨 2705 -40.0 服 装 万件 70.01 39.6 水 泥 万吨 7.67 52.2 多味花生 吨 1311 25.2 (注: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1933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9%,工业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8%。工业增加值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上年的36.9%提升到4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75550万元,增长23.6%,农村投资26310万元,增长24.6%。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57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交通运输业投资78570万元,增长39.2%,其中高速公路投资78200万元,增长41.9%;房地产开发投资15312万元, 减少5.9%。 五、城乡建设 全年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87.03万元,新建、改建城市道路面积2.4万平方米,年末城区拥有公厕12座、垃圾中转站3座。城区公共绿地面积59.2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县城规划面积17.1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0.606平方公里。 全县乡村公路建设总投资1656.8万元, 比上年增长12.0%,乡村公路总长度达798.92公里。全县105个行政村有97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比上年新增4个,通村率92.4%。100%的行政村通汽车、通电话、通电。全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6310万元,增长24.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1789万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9278万元,增长13.7%;按行业分类,批发业零售额22580万元,增长11.6%,零售业零售额50505万元,增长17.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184万元,增长9.3%,其他行业零售额2798万元,减少3.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13.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18公里,国道48.13公里,省道16.39公里,县道208.18公里,乡村公路798.92公里。年末拥有载客汽车86辆,比上年增长10.3%,载货汽车749辆,增长26.3%。全年货物周转量29655万吨公里,增长37.1%;旅客周转量15333万人公里,增长12.3 %。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1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电信业务收入2810万元,比上年增长7.2%,移动电话业务收入45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50568户(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减少381户;移动电话用户84800户,新增1977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5.5部/百人(含移动电话)。 全年接待旅游观光人数4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境外旅游人数2.05万人次,增长13.9%;国内旅游人数39.45万人次,增长19.5%。旅游创汇收入27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国内旅游收入1.89亿元,增长16.7%。 八、对外经济和横向经济联合 全年新签外资合同个数18个,新签外资合同金额5938万美元,实际引进外资55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8% 。新签内联合同个数47个,新签内联合同金额187520万元,实际引进内联资金173201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全年外贸出口总值5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2%。 九、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4093万元,比年初增加15670万元,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7397万元,比年初增加12013万元,增长6.1%;企业存款余额35994万元,比年初增加6151万元,增长20.6%。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7447万元,比年初增加24409万元,增长29.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0447万元,比年初增加16963万元。在短期贷款余额中工业贷款新增余额6766万元,农业贷款新增余额13615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7000万元,比年初增加7641万元,在中长期贷款余额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余额3319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90094万元,现金支出841788万元,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51694万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5756万元,比上年减少1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90万元,增长28.4%;人身险保费收入4266万元,减少21.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1.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73.8万元,人身险各类给付支出266.4万元。 十、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6所,普通中学招生4469人,比上年增长48.7%,在校学生13495人,比上年下降13.6%,毕业生6144人,下降8.5%;中等职业学校2所,招生数613人,下降10.2 %,在校学生1633人,增长4.0%,毕业生550人,增长31.9 %;小学83所,招生数4058人,比上年增长6.5%,在校学生23045人,增长7.8%,毕业生数2460人,增长217.0 %(小学自2006年起改为六年制毕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升学率99.6%,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76.67%。幼儿园在园人数9840人,比上年增长8.4%。 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12场;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3千册;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085件;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4个,其中医院6个,农村卫生院9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乡镇中心防保站5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2人;医院实有病床位565床。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县年末总人口297573人,其中农业人口207764人,非农业人口89809人。人口出生率11.67‰,自然增长率7.93‰,分别比上年增加1.81和1.8个千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1元,比上年增加729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3706元,比上年增加277元,增长8.1%;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049元,比上年增加2399元,增长17.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6970元,比年初增加278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4.5和27.9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9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