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赣州市定南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赣州市定南县统计局 点击: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我县经济工作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38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32万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4万元,增长2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002万元,增长10.2%。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36.7:24.8:38.5调整为33.6:28.1:38.3。 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稳步发展,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基础不牢,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工业运行质量有待提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36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250万元,林业产值1942万元,牧业产值19784万元,渔业产值4964万元,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7084万元。农作物结构性调整力度加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79063亩,减少13277亩,其中早稻65015亩,减少187亩。全年粮食总产量55509吨,下降6.5%,其中早稻产量22128吨,下降0.1%;水果总产量7824吨。 林业生产稳步提高。主要林产品产量生产稳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942万元。植树造林、毛竹林低改步伐加快,森林面积扩大,覆盖率提高,林木蓄积量增加,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00257头,比上年增长40.0%;家禽出笼242.28万羽,增长2.4%;肉类总产量18942吨,增长25.9%。 水产品生产继续增长。全县水产品总产量4614吨,增长26.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3万千瓦,机耕面积2.9万亩,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4141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71690万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增加值150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695万元,增长37.5%,实现增加值5286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5628万元;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96.56%;股份制等非国有工业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2003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11万元,增长35.49%。 建筑业继续增长。施工房屋面积147032平方米,其中住宅33832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36032平方米。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定广公路和定广老城段的改扩建完成,与小定公路、安定公路竣工通车,基本形成了我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全县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4485万元,增长167.3%,电话年末到达户数26146户比上年末增加4383户,电话普及率13部/百人;邮路总长度123公里,农村投递线路645公里。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大。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180万元,比去年增长153.2%,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5523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7208万元,更新改造投资4333万元。 房地产开发、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新增固定资产7671万元,形成了一批生产能力。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持平。全年完成本级一般预算收入5678.2万元,比去年增长12.6个百分点,其中工商税收2688.9万元,比去年增长31.8%,本级财政支出11228.6万元,比上年增长20.3%。人均财政收入393元。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年末余额59007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145万元,增长16.0%,其中储蓄存款46932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044万元,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4795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485万元,增长5.5%。 七、消费品市场 全县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7965万元,比上年增长9.25%。按城乡分,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521万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444万元,分别增长10.23%和7.87%;按行业分,批零贸易业19762万元,餐饮业2313万元,农业生产者5604万元,其它286万元,分别增长8.76%、15.13%、12.0%和9.25%。 八、文教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城乡文化、图书设施得到充实和完善,学习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县年末学校数94所,专任教师1733人,其中普通中学815人,小学879人;在校学生32234人,其中普通中学14364人,小学17401人;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145人。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有20个医院、卫生院,病床424张,医生236人。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197865人,其中,农业人口159720人,占80.7%;非农业人口38145人,占19.3%。人口出生率为9.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4‰,与上年相比增加0.5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45元,比去年净增10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288元,增长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