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抚州市黎川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抚州市黎川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新形势和新挑战,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县人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0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0%。第一产业增加值36500万元,增长4.81%;第二产业增加值41800万元,增长19.96%;第三产业增加值35700万元,增长11.45%。三次产业比为32.02:36.67:31.31。 二、农业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继续平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46712万元,下降4.22%;林业8705万元,增长2.93%;畜牧业12006万元,同比持平;渔业13200万元,增长57.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77万元,增长21.29%。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9399亩,增长6%;总产量142622吨,比上年增长7.2%;其中谷物产量133458吨,比上年增长7.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6566亩,比上年下降6.8%,总产量3895吨,与上年下降0.1%。水果总产量5923吨,比上年下降9.4%。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6984吨,比上年增长3%;出栏肉猪188115头,比上年增长0.1%。 特色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食用菌发展规模达1.4亿袋,实现产值1.8亿元;烤烟种植面积7378亩,比上年增长239.1,总产量达2万担。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567.6万元,比上年增长49.7%。地方工业总产值56655.6万元,比上年增长51.83%。其中,国有企业3087.3万元,增长18.63%;股份合作企业24728.6万元,增长86.08%;股份制企业31751.5万元,增长34.56%;轻工业总产值46251.9万元,增长67.07%;重工业13315.7万元,增长13.62%。工业增加值18996.1万元,同比增长50.62%;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18067.5万元,同比增长52.77%。 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7064万元,比上年增长52.03%;实现利税3767.1万元,增长79.64%。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167万元,比上年增33.9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395万元,同比增长31.92%;其中:城镇73556万元;私人建房1647万元;房地产开发3192万元。农村投资6772万元。 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新城区正逐步拓展开发,冠建开发区域渐显城市风貌,全县乡村公路及中小学危房改造进展顺利。 房地产开发投资健康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92万元,土地开发面积完成54000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54135平方米,商品住宅竣工349套,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3624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为9248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24276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衡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0%。按区域分,县级零售额30217万元,同比增长9.56%;县以下零售额21287万元,同比增长10.6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企业46998万元,增长9.71%;餐饮业3382万元,同比增长12.9%;其它1121万元,同比增长13.69%。 六、招商经济 招商引资成绩突出。全年引进市外资金总额109670万元,比上年增长42.73%;合同资金11.972亿元;新项目93个。利用外资质量有新提高。合同外资80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8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150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全县财政收入7682.3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207.9万元,增长33.1%;省级财政收入73.7万元,增长26.3%;县级财政收入5281.4万元,增长18.1%;基金预算收入119.3万元,增长19.3%。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8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9%。 金融存贷款适度增长,信贷结构继续调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30463万元,比上年增加22506万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791.9万元,比上年减少297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3041万元,比上年增加17047万元,其中:城镇居民68959万元,比上年增加8973万元;农村居民34082万元,比上年增加8074万元。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0941万多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71720万元,比上年增长5%。投放回笼779万元,回笼资金增长85%。 八、交通、邮电 公路建设稳定发展。2005年途经本地的”京福高速“已全线贯通,全县共有公路836.1公里,其中高级公路54.6公里。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90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821.6万元;本地电话年末用户38474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20531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17246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17246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297户。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全县共有中学19所,在校学生15241人;小学101所,在校学生16652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677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65.2%,高中升学率75.1%。 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新成绩。全年举办科普讲座210次,发放科普资料156200册,签定技术开发合同2个,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及新技术32项,引进新技术及开发新产品9项。 十、文化、卫生 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通有线电视的村108个,覆盖率100%。全县公共图书资料图书总藏量达50千册。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各类卫生机构2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479人,其中执业医师177人,执业助理医师50人,注册护士166人,药剂人员55人,检验人员25人,其他人员6人。医院、卫生院编制床位数364张,实有床位数364张。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234632人,出生率14.20‰,死亡率6.05‰,自然增长率8.15‰。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全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99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081元。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3370.36元,比上年增长12.01%。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0.3平方米,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4.71%,农村恩格尔系数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