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抚州市乐安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9来源:抚州市乐安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认真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力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团结拼搏,加压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经济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 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80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15%;第二产业增加值4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三大产业结构比为31.7:31.3:37.0。人均生产总值4149元,比上年增加442元。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2006年全县从业人员16.99万人,比上年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90人。 200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济总量小、财政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二产比重偏低,工业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 二、 农业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90231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713公顷,比上年增长0.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7346公顷,增长1.5%;粮食总产量达218487吨,比上年增长1.02%;全县种植烤烟11591亩,增加1098亩,收购烟叶1740吨。 2006年全县生猪出栏89067头,家禽出笼13893百只;肉类总产量8316吨,蚕茧产量191吨。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县水产品产量6100吨,比上年增长1.5%。 农业机械年末总动力为2.9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834吨,比上年增长0.2%;有效灌溉面积达16047公顷。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3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6%;实现销售收入3223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5%;实现利税2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08.4%。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入园企业已达36家,其中在建4家,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24亿元,同比增长153.5%,实现税收1092万元,增长2.4倍。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县建筑企业5家,其中具备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企业3家,资质等级以外建筑企业2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93%。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4%。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70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城镇投资25629万元,下降2.24%;房地产投资5074万元,增长30.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5629万元,城镇新增固定资产23258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29个,其中500万元以下项目13个。 房地产开发运行平稳。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074万元,全县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0662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37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100平方米。 全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资金5025万元,乐安二中优质高中、疾病控制中心、国税大楼、行政中心等重点工程已交付使用,林业科技培训中心、锦珠大酒店等重点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人民公园、新区”三纵四横“道路建设及新区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在老城区改造上,时代家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已基本完成,四大厂区(农机厂区、食品厂区、家具厂区、食品公司区)的房地产开发已全面动工,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已完成拆迁工作,老城区面貌有了较大转变。龙潭水库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县城用水紧张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完成小(二)型病险小库除险加固13座,兴建小(二)型水库7座。 五、批发零售贸易业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城乡看,县级消费品零售总额427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665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9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6%,餐饮业6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36万元,比上年增长466.7%。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年全县新引进95个项目,工业项目54个,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3个。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引进市外资金6.12亿元,比上年增长 7.2%。合同外资1017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7%。出口创汇3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4.1%,客商企业纳税1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8%。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境内公路里程1677公里,铁路里程2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8公里,三级公路148公里,四级公路834公里,等外公路617公里,建成水泥(油)路74.5公里。道路运输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县营运客车116辆,其中高中级客车39辆,营运班线54条,日发班次220个,年客运量134万人次;大小货车116辆,年货运量150万吨。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512万元,比上年增长41.5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12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800万元。本地电话年末用户38618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14742户,国际互联网用户2522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988万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11万元,比上年增长56.4%;省级收入126万元,比上年增长96.9%;中央收入2651万元,比上年增长43.3%。一般预算支出37386万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967万元,比上年增长67.3%,教育支出6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行政管理费支出3096万元,比上年增长26.9%,从而确保了全县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金融市场继续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29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26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62%。各项贷款余额744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2%。年末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06219万元,比上年增长23%,现金支出501239万元,比上年增长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