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盐城市射阳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2来源:盐城市射阳县统计局 点击:
射阳县统计局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奋战四年达小康,全面建设新射阳“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地区生产总值173.23亿元,增长13.5%,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42.01亿元、73.25亿元、57.97亿元,分别增长7.7%、17.5%、14.4%。三次产业结构为24.3 ∶ 42.3 ∶ 33.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586元,比上年增长15.9%。运行质量有所提高。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0.2%、4.43%,分别比上年提高1.22个、0.48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彰显活力。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185户、私营企业1289户,新增注册资本27.8亿元,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劳动就业成效显著。新增创业人员4500人、创业投资3.5亿元,培植农业规模经济大户360户。新增劳动力转移2.3万人、就业9408人,实现再就业4536人。当期城镇登记失业率2.37%。实现再就业培训4125人,创业培训318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6566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3190人,其中新增劳务输出16800人。 劳动保障得到加强。征收各项保险费37260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18000万元,医疗保险费10300万元,机关事业保险费3900万元,失业保险费1260万元,工伤、生育保险费800万元,农村养老保险费3000万元。目前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积累28500万元。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95.2%,已达小康目标值。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新增税源匮乏。工业重点企业、大企业不多,少数企业创税能力下降;纺织产品普遍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纺织品参与竞争能力较弱,出口严重受阻;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二是竣工项目达效滞后。引进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亿元以上项目不多,竣工项目达产达效相对滞后,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相对偏慢。三是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相当数量的城乡民工集中返乡,就业压力明显增加,明年城乡居民收入要保持两位数的增幅难度加大。四是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我县企业发展也普遍存在市场订单不足,流动资金短缺,来年保增长、促发展的任务艰巨。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增势强劲。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粮食总产87.6万吨,比上年增长4.1%;油料产量3.86万吨,增长3.8%;棉花产量5.58万吨,下降8.6%;水产品产量16万吨,增长11.2%;生猪存栏23万头,出栏39.5万头,分别增长了21.9%和20%;蔬菜特经播种总面积91万亩次,总产171万吨,同比分别增4万亩、22万吨; 全县共完成成片造林折实11.5万亩,植树总量101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3.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全县30个新农村示范村逐个过堂,编制村庄建设规划,至目前,全县已有15个三类村庄规划、270个村庄平面布局规划完成编制工作。盘湾镇南沃村、临海镇东兴居委会、海通镇大尖村、洋马镇药材村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 高效农业成效明显。全县高效农业面积新增14.5万亩,生猪规模养殖新增19.1万头,新增家禽规模养殖320万羽。20个重点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流转园区土地面积1.9万亩,累计投入园区2.5亿元,投产见效的园区亩平纯效益在5千元以上,高的达万元以上。 农机推广取得进展。全年共新增各类大中型农机具2800多台(套),机插秧面积10万亩,引进试验示范以果树伐条机、大棚微耕机和棉花剥桃机为主的各类特色农机具80台套,组织农机跨区作业600多台次,跨区作业收入1800万元。年检大中型农机具2321多台(套),年审检率达85%以上,年审大中型农机具2335台,组织开展”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保障了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克难求进。全社会工业增加值68.42亿元,增长18.2%,占GDP比重39.5%,比上年仅提高0.5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用电量6.8亿千瓦时,增长5.5%。定报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效益指标超达序时。245家定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1亿元,增长1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3亿元,增长39.6%,实现利税总额14.2亿元,增长40.8%,实现利润总额7.1亿元,增长42.7%。二是定报企业有所增加。2008年年内原定报企业减少7家,新增44家,至年末达290家,其中超百万元税收企业11家。三是开票销售和税收继续增长。定报企业共实现开票销售64.8亿元,同比增长16.6%,有6个镇区增长超过25%;定报企业共实现入库税收2.71亿元,同比增长9.9%。 建筑业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开拓外埠建筑市场,特别是出国承接工程有了新的突破,分别在尼日利亚分包了包旗洲公路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专业技术和在坦桑尼亚承包了别哈姆洛公路的工程施工,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5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83亿元,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投资成果丰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76亿元,增长3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54.6亿元,增长39.5%。2008年全县项目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是射阳历史上较好的一年。 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江苏农垦集团总投资15亿元年产40万吨麦芽项目、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退城进区项目、益海(盐城)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的谷物加工项目、筑宝(江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3.7亿元的重钢结构制造项目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推进了我县工业投资的发展。 园区建设成绩突出。重点建设经济开发区的高新技术区和食品加工区,沿海经济区的临港工业区、生态产业区、旅游经济区,临海镇的盐城染整集中区,合德镇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盘湾镇的外资机电产业园,海通镇的轻纺服装产业园等9个特色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三产项目成效显著。完成三产项目投资24.9亿元,增长32.3%。射阳温洲国际装饰城、华润苏果超市、步行街三期工程等一批服务业项目的建设,为服务业总量扩张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全县服务业的发展。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成果喜人。实现投入7.58亿元,开工建设里程350公里,建成等级公路238公里,绿化里程353公里,其中,8项工程基本竣工,7项工程达序时进度,在全市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次。总投资4.6亿元、长26公里的通港一级公路全线启动,东西两座跨明湖大桥相继开工。实施了省道226射阳北段、射阳西绕城等16项工程,阜宁高速接线射阳段提前通车,最终使线路走向既能满足射阳港南港区、金海岛船舶制造、大尖岛的开发和建设,又能策应政府行政中心的规划。射阳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16项支持性文件和工程初步设计即将完成。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核心区详规已经完成,码头工程全面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