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盐城市射阳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2来源:盐城市射阳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小康为追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不断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提高。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经济运行质量调优,地方财力再上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1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57.75亿元,增长18.3%,工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18.4%,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43.97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1:39.6:30.3进一步调优为28.5:40.6:30.9,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扩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48元。实现财政收入103188万元,同口径增长2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6688万元,增长25.6%。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上年的6.73%上升为7.26%,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调优。 民营经济 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彰显活力。新增私营企业916家、个体工商户6297户、注册资本13.1亿元,分别增长20%、18.6%、26.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3亿元,增长15.5%,增速高出GDP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67.1%。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增长37%。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工业技改完成投资43.1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3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全县千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数达到64个,新增定报企业46家。 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棉花总产68469吨,粮食总产80.8万吨,油料总产4.15万吨,分别增长30.3%、5.2%、-5.1%。农民增收目标总体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23元,增长11.2%,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序时进度。 农村经济提质增效。“龙头企业突破年”活动卓有成效,新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6个,总投资13.6亿元,列全市第一;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个;主要农产品全面丰收,高效农业面积增至44万亩,建成特庸无菌桑苗、陈洋网箱养鳝等高效农业项目68个,造林绿化525万株;农业标准化步伐加快,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建成国家级白菊花标准化示范区;“侃侃牌”、“世原牌”大米获“国家放心米”称号,“射阳大米”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上海市优质畅销品牌;培训农村劳动力5.15万人次,新增创业农民7200人,转移劳动力2.6万人。 工业 工业经济持续扩张。加强生产要素协调,落实扶持激励措施,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1亿元、利税9.6亿元,分别增长22.6%、28.7%,全部工业用电量增长18.7%;列入市50强的振阳、双山、双灯、大宏、永大等6家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4.2亿元、利税3.1亿元,分别占全县的23.4%和32.3%;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新增省级技术中心1个、市级技术中心4个,新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市名牌产品2个;继双灯牌卫生纸之后,双灯牌生活用纸又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60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量64890万千瓦时,增长18.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34万千瓦时,增长14.4%。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52.13万平方米(含在外施工),本年新开工94.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4.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43380平方米 , 商品房销售额32007万元,空置面积20900平方米。 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业 邮政业务稳步增加,电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9584万元,增长7.4%。公用通信能力提高,邮政新型业务迅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9500户,新增3200户;移动电话用户202800 户,新增200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5000户,新增400户。 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建设等级公路400公里,实现投资3.19亿元,增长20%。贯穿全境的沿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互通连接线工程已投入1.3亿元,完成底基层和沿线桥涵建设。全面改造陈李线北段,启动县城一级中心客运站和乡镇客运站标准化建设,村(居)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6.8%。 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乡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85101万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30937万元,增长13.9%。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16万元,增长23.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7405万元,增长14.5%。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1%。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76万人次, 接待海外旅游者8500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00万美元,星级饭店4个,客房总数262间。 金融业 各项存款增长乏力。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46亿元,比年初净增2.18亿元,增长2.6%,同比少增4.5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65.76亿元,比年初净增2.83亿元,增长4.3%,同比少增2.32亿元。企业存款10.18亿元,比年初下降1.29亿元,同比少增1.68亿元。各项存款的增加额和增幅均列全市各县(市)末位。 信贷投放增长缓慢。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4.27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增长2.3%,同比少增2.88亿元。各项贷款的增加额和增幅均列全市各县(市)末位。其中:短期贷款42.64亿元,比年初增加2亿元,同比少增4000万元,中长期贷款10亿元,比年初增加8401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票据融资1.43亿元,比年初下降1.77亿元,同比少增2.65亿元。 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大幅增长。新批外资项目32个,协议注册外资1亿美元,增长12%;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217万美元,实现倍增目标。利用韩资取得进展,实施了来亨草业等项目。新增自营出口企业5家,实现自营出口4500万美元,增长13.8%。完成外经营业额7125万美元,增长80%。 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经济开发区投入1.3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区中园建设已见成效,承载重大项目能力明显提升。开工亿元项目5个,建设生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6个,项目层次明显提升。二是临港工业区规划已经完成,当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100万元,进区企业5家,利用外资到账达到500万美元。三是临海化工集中地进园企业达到12家,琛裕化工实现销售1.2亿元,污水处理厂调试成功。四是盐东镇东南、庆丰两个工业园齐头并进,二产、三产同步推进。五是盐东、合德、海通、盘湾等工业园跨入市乡镇工业园区30强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