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盐城市射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2来源:盐城市射阳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不断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年度目标顺利实现。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再上台阶。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48.23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7.41亿元,增长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13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144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9.9:39.5:30.6。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1988万元,增长2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160万元,增长30.7%。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6.71%。 “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541.64亿元,年均增长14.2%,比“九五”快2.3个百分点,比“八五”“九五”时期10年的总和还多113.94亿元。 民营经济 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经济彰显活力。全县私营企业2181户,个体工商户21644户;注册资本23.3亿元,其中私营企业20.8亿元,个体工商户2.5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1.78亿元,增长14.6%,增速高出GDP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66.9%。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增长36.6%。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规模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工业技改完成投资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9.8%。 “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总量达到141.3亿元,为“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3倍,超过建国以来前50年全部投资的总和。至“十五”期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2480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21公里,农村水泥路678公里。 农业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5.19亿元,现价增长7.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21万亩,粮食总产76.8万吨,比上年增长1.7%;油料产量4.37万吨,下降7.7%;棉花产量5.26万吨,下降47.5%;水产品产量16万吨,增长11.2%。特色优势日益显现,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的30万亩高品质棉和7万亩南美白对虾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成效显著,省级生态农业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农产品流通日益活跃,进超市产品总数已达66个。农民创业蓬勃发展,新增注册资本3亿元,新增劳动力转移2.5万人。 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32%;实现工业增加值32.42亿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0.7%。在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利税7.4亿元,增长35.6%;利润3.8亿元,增长37.6%;工业产销率为98.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814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3%;其中,工业用电量54649万千瓦时,增长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7345万千瓦时,增长4.5%。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24.3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1万平方米,增长6.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9.9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675万元,空置面积1.22万平方米。 邮电通讯和交通运输业 邮政业务稳步增加,电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243万元,增长17.5%。公用通信能力提高,邮政新型业务迅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7396户,新增39200户;移动电话用户201800户,新增3500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4682户,新增676户。 交通运能不断扩展,客货运量较快增长。新建、改建等级公路470.5公里,陈李公路(S226)射阳南段一级路改造工程,全长37公里;全县已建成农村公路678公里,268个行政村(居)实现“村村通”的267个,占99.6%;全县交通系统完成货运量250.9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01万人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501万吨公里,水上货运量149.5万吨公里。恢复了射阳港至韩国、日本的近洋国际航线,港口吞吐量300万吨。 “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投入10.2亿元(不含高速公路),其中公路投入9.86亿元;新建和改建等级公路1405公里,实现了我县“九五”时期无高速、无标准一级公路的零的突破,累计总里程2480公里;99.6公里的海堤公路射阳段全面建成,纵贯南北的省道S226线和横穿东西的4条省道等10条干线公路,构成了全县“三纵七横”公路网。 “十五”期间,港口建设成绩显著。建有千吨级码头4座,仓库容量3500吨,年吞吐能力700万吨以上;开通了射阳港—连云港—上海港、射阳港—青岛港等集装箱内支航线和韩国、日本及港澳地区等国际航线;2005年,港口完成营业收入3100万元,吞吐量360万吨,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06%、44%。 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乡交易日趋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31.5亿元,增长15%;餐饮业2.2亿元,增长12.4%。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增长14.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2亿元,增长15.4%。分经济类型看,私营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8.9亿元,增长14.6%,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2%。“十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4%,比“九五”期间快2.5个百分点。 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79647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万美元,星级饭店4个,客房总数262间。 金融保险业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保险业务不断拓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5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2.5亿元,比年初增加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2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2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1.5亿元,增长14%。 开放型经济 利用外资量质并举,对外合作稳步发展。全年新批外资项目30项,比上年增加14项;协议注册外资8100万美元,增长49.8%;注册外资实际到帐老口径4250万美元,新口径1800万美元。“十五”期间我县累计新批外资项目70项,协议注册外资11000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6500万美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15%、2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