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盐城市射阳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2来源:盐城市射阳县统计局 点击: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十五”制定的奋斗目标,努力降低非典、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实现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1.34亿元,增长17.8%;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3.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24元,比上年增长14.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3:40.0:28.7调整为27.8:41.8:30.4,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的次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使我县经济向全面实现小康进程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实现就业再就业4242人,实现净增就业3852人,对1104人进行了再就业援助,完成再就业培训5957人,农村劳动力培训8114人,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73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境外劳务输出900人,全县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14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9%。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仍比较突出;外资发展速度不快;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压力较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不容乐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比较缓慢,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二、农林牧渔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4092元,增长4.9%。实现棉花总产5万吨,粮食总产65.54万吨,油料总产4.48万吨,肉类总产6.78万吨,水产品总产13.9万吨。特种经济作物蔬菜种植74.6万亩次,累计完成成片造林15.6万亩,植树总量1490万株,32万亩的沿海生态经济林首期10万亩基本建成。棉花生产及其加工业的稳定发展,使全县经济和农民收入稳中上升,棉花综合平均收购价由上年的每公斤4.3元上升到6.96元,上涨幅度高达61.9%。新增特色养殖面积16万亩,建成全省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新办外向型龙头企业9家,新转移农村劳动力2.73万人,增长20%以上。 农机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新增联合收割机44台,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0台,变型拖拉机220台,东洋DF455S型插秧机20台,小型拖拉机、柴油机、四分离脱粒机、机动弥雾机分别增加129台、210台、150台和920台。组织各类农机跨区作业达2000台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年计划,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21亿元,增长17.9%,定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18.7%,实现销售收入71.38元,增长26.3%,实现利税总额4.84亿元,增长25%,实现利润2.19亿元,增长36.8%,完成市计划120.3%,并呈现利税、利润增长均快于销售收入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企业改制面不断扩大。全方位、大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县企业改制面达97.5%,实施开放式重组企业20多家,盘活存量资产超亿元,有力推动了民营工业的发展。 建筑业发展加快。在“项目推进”的带动下,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全年承建房屋施工面积18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推进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亿元,增长33.9%,其中:基本建设10.5亿元,增长20.7%,技术改造13.6亿元,增长46.2%,工业技改13.1万元,增长40.3%。实施亿元项目6个,千万元以上项目61个。开发区新区实施千万元已上项目10多个,盐东东南工业园发展呈现裂变趋势,海通工业园进入省级乡镇工业示范小区行列。 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完成投资1.5亿元,商品房销售额1.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4.5万平方米,增长21%,其中双兴小区完成投资7636万元,总施工面积17.8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生产稳定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年末等级公路总里程1084公里。投入2.26亿元,新建等级公路283.5公里。盐连高速公路射阳段全面开工,海堤公路一期工程全线通车,二期全面开工。射阜淮线三期工程部分地段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改造150公里,完成路面75公里。全年交通部门完成客运量116.6万人。实现货运量170万吨,港口吞吐量300吨。 邮电事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县电话用户20.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5.4万户,增加3.5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284户,其中光纤用户1666户。 旅游业发展较快。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沿海生态旅游景观初具特色,已基本形成一个南有丹顶鹤生态旅游区、北有射阳河口风景区,以沿海湿地观光带相连,以县城作为旅游服务中心的“两区一带一中心”基本框架。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消费品销售地区分,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亿元,增长11.6%,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增长13%。按消费品销售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3.7亿元,增长11.8%;餐饮业1.5亿元,增长12.3%;其它0.3亿元。 全年市场物价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9%,比上年上升3.3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外向型经济稳步推进。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6个,协议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08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6.2%、52%和34.7%,是近几年利用外资质量最好的一年。实现自营出口3094万美元,增长28%。新签劳务合同额2300万美元,完成劳务合作营业额1600万美元,新派境外劳务900人,分别同比增长37.3、50.7%和28.9%。 招商力度大,招商引资氛围浓厚。先后重点组织了第二届纺织经贸洽谈会、2003射阳(香港)投资环境说明会、上海招商周、浙江纺织产业招商周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参加了盐城经贸洽谈会,组织小分队赴日本、泰国、印尼、越南等国招商。同时各部门、镇区及重点企业通过挂职招商、驻点招商等到形式,广泛开展专业性招商,全县招商引资氛围空前浓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