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淮安市淮阴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5来源:淮安市淮阴区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目标,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改革开放,强化富民优先,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 合 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33.95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8081元。 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年末全区城乡就业人员39.37万人,比上年增加5.47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481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农村年末劳务输出14万人,比年初增加2.52万人。 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年末全区私营企业达 1576户,新增 370户;个体户15534户,新增 5620户。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少数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消费率偏低;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部分生产要素紧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总产增加151576吨。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油料种植面积82.99千公顷、11.44千公顷,分别比上年增加9.74千公顷和0.1千公顷,蔬菜面积24.33千公顷。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进。 表一。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产量(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48990244.80 油料2920420.38 油菜籽1946440.09 花生9740-6.04 水果(含瓜果类)18866. 林业、牧业、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造林面积103.5公顷。受禽流感和比较效益的影响,主要畜产品产量略有下降,肉类总产量65031吨,其中猪牛羊肉50710 吨,分别下降22.3%和27.62%;禽蛋总产量18064吨,下降15.19%;牛奶总产量40992吨。全年水产品产量12795吨,增长18.47%。 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0.995千公顷,增加0.225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4.56千公顷,新增1.76千公顷;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1.2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14亿元,增长22.9%。全年用电量35802万千瓦时,增长21.11%;其中工业用电量19813万千瓦时,增长16.37%。 表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名称本期万元同期万元比同期() 总计151389 11565630.9 总计中:轻工业65258 4397948.4 重工业86131 7167720.2 总计中:中型企业52231 519220.6 小型企业99158 6373455.6 总计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内资企业147715 11277931.0 国有企业4534 354427.9 集体企业2382 4049-41.2 股份合作企业387 429-9.8 联营企业345 430-19.8 有限责任公司56868 4868216.8 股份有限公司7942 10670-25.6 私营企业74135 4482465.4 其他企业1122 151643.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21 1276-12.1 外商投资企业2553 160159.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水、电、元明粉保持较快增长,饲料产量有所下降。 表三。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元明粉吨5374283.3 配混合饲料吨27465-14.0 食用植物油吨251627.9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29765413.1 火电万千瓦小时29644613.1 水电万千瓦小时12081.2 自来水生产量万吨9107.7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产品销售率93.57%,下降1.5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69亿元,增长33.3%,其中利润3.68亿元,增长39.4%;亏损面3.17%,下降0.7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59万元,下降51.2%。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76亿元,增长2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783万元,比上年增长 3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69万元,下降50.7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5714万元,下降23.10%。在全社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2787万元,增长30.82%。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393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提高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2475万元,增长18.09%;餐饮业零售额8918万元,下降5.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改善住、行条件为代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68714万元,其中住宅销售额53673万元。 各类商品市场较快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5家。其中,年成交额超万元的大型骨干市场有30家,成交额6901万元;年成交额超千万元的大型市场有6家,成交额22000万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有1家,成交额12000万元。新型流通业态以及现代经营方式较快发展。 对外贸易发展良好。全年进出口总额58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64万美元,进口总额119万美元。利用外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协议注册外资为1192万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达651万美元。全区全年有2个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新增的协议注册外资金额达116万美元,占全区新批协议注册外资的11%。 "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299万美元,增长6.3%;完成营业额2638.5万美元,增长29.06%;新派出人员812人次,增长20.65%;期末在外人数201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