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株洲市攸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3来源:株洲市攸县统计局 点击:
攸县统计局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紧扣“建设经济强县、推进跨越发展”主题,积极应对百年罕见的冰雪灾害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锐意进取,主动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 合 2008年全县经济社会跨步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稳居全省十强,全县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经济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位居九县市区第三,五县(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6亿元,增长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23.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8414元,比上年增加3056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41.8:34.2。 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抗冰救灾取得全面胜利,农业生产全面丰收,粮食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牲猪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改革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基础建设继续加强。 产业培育力度加大。2008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9350万元,投入园区建设资金8380万元,兑现产业奖励资金540万元。全县年内新增规模企业3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8家。 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加快了滨江大道、兴工路、吉兴路、新城西路、商业路段建设,完成了交通路和攸衡路的路面沥青铺设,抓好了攸州大道两厢配套、新城中路样板街建设,有效推进了环卫体制和城管体制改革,县城明显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 交通建设强势推进。衡炎高速攸县段建设基本完成,网朱公路攸县段全县贯通,攸安连接线正式启动,衡茶吉铁路进县设站,岳汝高速攸县段建设和S315攸县段改造等重要交通项目争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硬化乡村道路700公里,通乡公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县道砂石路成为历史,全年共启动交通项目17个,投入资金2.4亿元。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2008年共签订重点招商引资项目12个,验资注册资金2789万元,利用县外境内资金7.5亿元人民币,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完成对接项目26个,到位资金9540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部免除,新建农村寄宿制8所,合格学校9所,高考本科上线总人数和万人上线率再居全市第一。16所乡镇卫生院改造顺利完成,在全省率先开通农村数字电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和再就业人员65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60人,新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2417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00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新建农村安居房500栋,城镇廉租房1.3万平方米,全县28597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均保持2位数的增长。 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深入开展了“隐患治理年”活动,安全技改投入达8800万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实现零事故,零死亡。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控制指标”分别下降39.9%、38.1%、16.5%和48.7%,安全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29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完成19.31亿元,增长6.7%;林业产值完成3.14亿元,增长3.5%;畜牧业产值完成18.50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完成 1.37亿元,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7亿元,增长10.7%。 大宗农产品全面增产。粮食总产量达53.4万吨,增2.09万吨;蔬菜产量55.47万吨;水果产量3.2万吨。全年出栏肉猪111.18万头,增长5.6%;出栏牛1.74万头,增长5.4%;出栏羊4.21万头,增5.8长%;家禽出笼478.2万只,牛奶产量1350吨;水产品产量1.68万吨,增长5%。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9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42万亩,增长4.7%,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31.7%。 农村基础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共铺开各类水利工程1180处,移动土石方1050万方,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6600万元。全县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9座,新修小Ⅱ型水库2座;新修山塘621口,防渗山塘704口,挖深扩大山塘水库2座;防渗大小渠道366.8公里;完成渠道清淤热障1000公里。新增蓄引提水总量450万方,新增灌溉面积1000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年末机械总动力60.2万千瓦,增长8.1%,完成人工造林 1838公顷,退耕还林40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279.48万立方米。全县农村用电量1.69亿千瓦时,增长41.1%,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达2814台;新建农村沼气池2767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新型工业化强势推进。2008年,我县实现全部工业产值126.8亿元,工业增加值47.46亿元,分别增长40.3%、23.4%,拉动GDP增长8.2个百分点,其中民营工业完成产值124.3亿元,增长41.5%。规模工业完成产值85.24亿元,增加值32.67亿元,分别增长40.3%、32.9%,拉动GDP增长7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98亿元,增长88.9%。年末规模工业企业增至246家,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45%,提高8.8个百分点。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2008年,攸州工业园新增入园企业5家,累计入园企业33家,完成工业产值12.57亿元,增长47.8%,实现工业增加值4.92亿元, 增长7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380万元。网岭、桃水、菜花坪、新市、酒埠江等乡镇工业小区完成产值26亿元,增长3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53亿元,增长4.4%。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家,完成总产值3.65亿元,增长50%;实现利利润690万元,增长7.8%。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2万平方米,增加2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54万平方米,增加6.4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投资高位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2亿元,增长35.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34亿元,增长41.8%。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投资11.36亿元,增长26%,非国有投资39.86亿元,增长38%。城镇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为78.8:21.2,房地产投资2.75亿元,增长22%。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为66:68.9: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