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株洲市攸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3来源:株洲市攸县统计局 点击:
攸县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攸县调查队 2007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推进跨越发展”的工作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突出“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县域经济整体效益,着力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的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得到加快。 一、综 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4 %,增幅较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5.5%、18.5%、16.2%。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8.1:35.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5067元,增加2711元。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9.1%、41.2%。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6080万元,增长30%。其中:上划中央“两税”16999万元,增长26%,上划“所得税”1895万元,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37186万元,增长32.1%。财政总支出76344万元,增长26.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65亿元,利润总额2.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3%、90.7%;工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6.2%,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社会协调发展。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24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9285个,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7%、112%、103%;养老、失业、医疗和生育保险全部按进度完成任务;城市与农村低保资金到位率达100%;我县承办的省8件实事17项考核指标和市10件实事19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任务,其中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任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2%。 二、农 业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年内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15万处,投入水利工程资金660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10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13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公顷。年末机械总动力55.7万千瓦,增长7.7%,完成人工造林 1340公顷,退耕还林333公顷,年末有林地面积达11.2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282万立方米。农村用电条件继续改善,全县农村用电量1.4亿千瓦时,增长15%。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5座;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达3100台;新建农村沼气池1002个。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07年,我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6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17.61亿元,林业产值2.87亿元,牧业产值18.99亿元,渔业产值1.3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亿元,分别增长4.3%、7.0%、6.0%、6.4%、 9.3%。实现粮食总产量51.31万吨;棉花产量380吨;油料产量0.79万吨;蔬菜产量50.62万吨;茶叶产量278吨;水产量3.67万吨;出栏肉猪134万头,增长4.7%;出栏牛2.85万头;增长9.6%;出栏羊4.28万头,增长7.0 %;水产品产量1.6万吨,增长1.9%。 结构继续优化,产业化稳定推进。我县农、林、牧、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46.2:8.6:39.1:3.3:3,牲猪、粮食、蔬菜、林业增加值占一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32.4:22.1:20.6:8.6。粮食播种面积104万亩,累计良种应用面积超过98.8万亩,占粮良总面积的9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0.83千公顷,增长4.7%,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8%,其中蔬菜瓜果面积达15.08千公顷,同比增长6.0%。全县有300亩以上的连片蔬菜基地15个,高档优质稻基地4万亩。基本形成粮食、饲料、草席、花茶、荞头、蛋品、蔬菜、竹木等十大农副产品加工系列,其中湘龙竹木、酒埠江竹胶板等1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成产值3.53亿元,实现利税376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6%、25.7%。全县有县级龙头企业17家、市级13家、省级3家。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3个,登记备案的4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全部工业产值 95.73亿元,工业增加值34.66亿元,分别增长31.6%、20.2%,其中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94.59亿元,增加值33.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23.4%,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中坚力量。在全部工业中,其中规模工业完成产值52.74亿元,增加值17.85亿元,分别增长46.4%、31.9%。规模工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33.8%,拉动GDP增长4.9百分点。 工业技改投入加大。年内我县完成工业企业新、扩、改项目达到405个,投入总额14.95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达到12.98亿元,增长91.2%。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2007年,仅攸州工业园就新增入园企业6家,共完成产值52777万元,创利税5561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亿元,增长73.3%。 建筑业生产平稳。2007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72亿元,资质等级以上企业6个,完成总产值2.58亿元,增长16.2%,实现利润总额643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3.2万平方米,增长47.7%,房屋竣工面积37.0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快速增长,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89亿元,增长56.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5亿元,增长77.5%。在总投资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9.01亿元,增长59.4%,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8.9亿元,增长55.4%。年内新开项目728个,竣工项目704个。投资呈现四大特点:一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投资过亿元煤电一体化正式启动,桐坝电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衡茶吉铁路攸县南站进入国站计划。网朱公路攸县段、衡炎高速攸县段、沿江风光带、灵龟峰公园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二是生产性项目增多。2007年生产性投资占总投资的52%。全县60个重点项目中,生产性项目占80%。三是房地产开发继续升温。2007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25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达32.8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29.17万平方米,占施工面积88.8 %。商品房竣工面积12.5万平方米,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23.1万平方米,增长121.3%。四是投资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56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5.5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1.37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5.6:54.6:39.8。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3亿元,增长18.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7.13亿元,增长16.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7亿元,增长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