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株洲市攸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3来源:株洲市攸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攸县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凝聚合力兴产业,万众一心建小康”的工作主题,大力推进“三化”进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增长提速,发展活力增强,群众满意度提高,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4年,县域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60亿大关,实现生产总值(GDP)63.1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7%,人均GDP为8522元,增加146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0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22.23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3.06亿元,增长12.1%。产业结构再度调优。三次产业结构为28.3:35.2:36.5,一产业比重下降2.9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1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1.8个百分点。“三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27.0%,居全市首位;城市化率达到21.1%,高0.9个百分点,城关镇、皇图岭镇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网岭镇列为全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攸县产值过5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7.6万户,占农村总户的42.9%,实现产值1.26亿元,增长21.2%,实现利税1200万元,增长21.2%。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04年,攸县切实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认真做好了农业税降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发放工作,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攸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8.64亿元,增长8.8%,实现粮食总产量51.16万吨,增长18.1%;棉花产量411吨,减少14.4%;油料产量0.792万吨,减少9.4%;茶叶产量264吨;水果产量3.89万吨;出栏肉猪112万头,增长6.9%;出栏牛2.4万头,增长21.2%;出栏羊3.3万只,增长20.8%;水产品产量1.45万吨,增长12.4%。 农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攸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例为50.3:8.4:38.1:3.2,畜牧养殖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1.3%,提高4.5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68.23千公顷,增加9.16千公顷,其中优质稻面积30.1千公顷,增长15.1%,占粮食面积的比重为44.1%,提高6.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播种面积达到26.70千公顷,增加1.25千公顷,占攸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3%,增长9.8%。经济作物中,棉花种植面积0.3千公顷;蔬菜和果用瓜面积10千公顷,增长2.6%。生猪生产稳步发展,草食牲畜、家禽和名特优水产快速增长。农村劳务经济持发展。攸县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5%,劳务总收入达到15.9亿元,增加1.7亿元。 农村基础设施有效加强。全年改造中低产田0.14万公顷,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26万处,新建、除险保安水库22座,防渗山塘2560口、水渠48.5万米,投入劳动工日1050万个,投入资金5100余万元,完成土石方1030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35千公顷,改善灌溉面积43千公顷。年内新增大型农机具115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3.4万千瓦,增长12.9%。完成人工造林3667公顷,退耕还林1900公顷,年末有林业用地面积达16.6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175万立方米。攸县农村用电量0.96万千瓦时,增长9.9%。 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内攸县共投入扶贫资金600余万元,派出机关干部98名进驻31个特困村扶贫帮困。农村“百、千、万”扶贫工程全面完成,资助农村无房户建成安居房300栋,筹措助学金2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4335人(次),发放低保金和救助金700万元,救助贫困人口14888人。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47亿元,增长31.8%,全部工业增加值17.03亿元,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8亿元,增长42.2%,实现增加值4.97亿元,增长33.7%,比上年高14.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29.8%;重工业增加值3.82亿元,增长43.6%。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0.79亿元,增长29.9%;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16.24亿元,占攸县工业增加值的95.4%,比上年同期增长17.9%,成为攸县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特别是株洲市海达化肥有限公司、攸县东风投资有限公司、湘东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和攸县强远总公司等4家企业产值均突破一亿元,分别达到14148万元、1317万元、11872万元和11050万元。矿产资源采掘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等6大标志性产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2.8亿元,增长31.2%,拉动规模工业生产增长9.9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5.7%。 工业技改力度加大。年内攸县完成工业企业新、扩、改项目达到225个,投入总额近6亿元,工业技改投资达到2.7亿元,增长170.1%。民营工业企业技改投资达2.58亿元,增长191.3%。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1640万元,新产品产值率7.9%。 工业企业效益提高。攸县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90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减亏321万元。企业亏损面为4.1%,比上年下降8.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15.1%,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进一步看好。2004年攸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逐步走向正轨,企业滞销、滞存产品大幅下降,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水泥110.20万吨,增长32.8%;发电量6548万千瓦小时,增长12.6%;尿素13.59万吨,增长50.9%;原煤430万吨,增长40.1%。 建筑企业效益看好。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18.7%。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万元,增长31.2%,利税总额569万元,增长15.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98万平方米,增长2.7%,房屋竣工面积14.59万平方米,增长19.6%。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7亿元,增长54.2%。其中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76亿元,增长13.0%;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6.35亿元,增长5倍。总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9.58亿元,增长39.7%;更新改造投资7.60亿元,增长170.1%。地方项目投资9.50亿元,增长42.1%。年内新开工项目142个,竣工项目111个,分别增长89.2%和13.6%。 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得到加强。攸县重点工程建设投入总额达到2.67亿元,完成了县城建设路创建、客运中心汽车站、海康主体楼工程,启动了城防堤三期、商业步行街、米水大桥及南北连接线建设和老城区排水排污系统改造,加快了攸州大道配套、城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南门商业中心、强远建材家俬城等产业项目建设,完善了库区旅游环线公路以及桃源谷、仙境乐园等景点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