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益阳市资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4来源:益阳市资阳区统计局 点击:
2008-3-3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 “产业立区,工业强区”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顺利实现了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6亿,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47亿元,比上年增长 6.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 23.1:32.9:4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加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3.4 个百分点。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通过考核验收,全区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目标任务全部达标,20项考核指标已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安排“低保”资金等10项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建沼气池、扩改建乡镇敬老院等10项指标100%完成目标任务。 二、 农业 2007年我区共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299万元,农业增加值84710万元。其中:粮食产量280279吨 ,蔬菜产量194300吨,水果产量15348吨,出栏肉猪38.2万头,出栏牛0.1万头,出栏家禽达到130万羽,水产品产量17800吨。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花卉苗木、牲猪养殖等城郊农业发展迅速,农产品品牌化、专业化正在形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同比增长29.1%,完成工业总产值29.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9.48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 26.1亿元,同比增长70.9%,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7.14亿元。比上年增长70.5%,新增益阳富意达、达隆昌、众邦、恒达等12家规模工业企业,使我区的规模工业企业个数达到58家。我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家,共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56亿元,同比增长3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7年,全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资17.5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同比增长12.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完成更新改造 2.1 亿元,基本建设11.4 亿元。房地产2.1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在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消费能力有效提升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增长16%。其中: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 13.66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8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4.6%。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喜人。2007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52万元,全年财政支出48871万元,增长86.2%。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增长。200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82961万元,比年初增长45.2%,各项贷款余额93646万元,比年初增长22.5%。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项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职业与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全面推进。我区共有小学64家,普通中学21家,中等职业学7家,在校学生42617人,在职教师387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及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继续保持在100%。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7年全区各级科技投入达到294万元。今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2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 157万元,新增国家授权专利30件。 八、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402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 1025人。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区有区直医疗机构21家,共有医疗人员1654人,拥有床位1172个。 计生工作成绩显著,计划生育率达到 100 %,流动人口管理到位率为100%。各项社会事业均有长足的发展。 九、人口与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我区年人口41.92万人,非农人口21.91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1.68万人,女性20.24万人,出生人口1941人,死亡人口14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8‰。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9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增加16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增加737元。 注:1、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