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湘西州古丈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湘西州古丈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富民强县发展战略。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成就。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5.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3:20.7:54调整为今年的22.7:21.8:55.5,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已达到77.3%。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93元,比上年增加100元。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较快。2006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3人,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80人,新建劳动保障示范站2个,规范化就业社区1个,再就业基地1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67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的基础仍很薄弱,新的增长点亟待培育;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仍要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 2006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及一系列支农、扶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狠抓抗旱救灾和各项促农增收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仍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630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分别为:9654万元、3306万元、6412万元、658万元、6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7%、1.7%、1.9%、10.2%和2.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1%,粮食种植面积10.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58%;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0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6%。 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神宝牧业、中顺养殖、群博公司、卓良木业、雅洁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壮大,辐射带动的区域不断拓展,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得到有效推广。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个,入会(社)的农户达3000多户。全县各类专业村已发展到80多个,大户218户。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农户”、“大户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去冬今春完成退耕还林0.6万亩,累计达17.1万亩。完成国债长防林新造2000亩,顺利启动中德合作项目造林。完成8座小I、II型病险水库治理,且工程质量良好,顺利通过省州验收。完成河蓬乡和红石林镇河西两处人饮工程,并率先在全州成立了第一个农民用水协会——河蓬乡用水户协会。新建35KV河西至白溪关输电线路18km,投资80万元新解决45户147人的用电问题。全年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3118口,累计达13437口,完成两省灶2080个,累计达到11938个。使全县48%的农户用上了洁净能源,沼气入户率占全州第一。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全县确立了红石林镇的张家坡村和岩仁坪村,罗依溪镇的龙潭坪村和古阳镇的树栖柯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示范村建设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组织实施,到12月,已向4个示范村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硬化村间道路16400余米,修建了两处牛羊集中栏舍和三个垃圾围,修排水沟180米,建村标准卫生室4个。各示范村产业规划、村庄规划按照村民意愿制定;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示范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2006年,全县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实现增加值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57万元,实现增加值5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2372万元,增长18.9%;股份制企业1226万元,增长16.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88万元,增长32.5%。全县工业用电量达到5390万千瓦时,增长3.43%。 产销衔接水平继续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提高4个百分点,重工业提高2.5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29亿元,比上年增长7.1%。资质等级以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86万平方米,增长9.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18万平方米,下降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比上年增长9.54%。城镇投资21663万元,比上年下降13.79%;农村投资9395万元,比上年增长169.25%;跨地区项目投资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2006年全县城镇投资施工项目74个,比上年增加8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千万以上的大项目23个比上年多7个。园区项目投资能力增强。白溪关工业园区的二条电解锰生产线全年完成投资920万元,栖凤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完成投资2202万元。园区项目投资能力的增强,对促进全县投资的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32万元,比上年下降2.8%,占城镇投资的13%,比重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579万元,比上年增长6.19%,占城镇投资的31%,比重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98万元,比上年增长19.22%,占城镇投资的56%,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五、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定活跃。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79亿元,增长12.9%;餐饮业0.35亿元,增长15.7%;其他行业0.1亿元,增长16.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1%亿元,增长14.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0.63亿元,增长11.2%。 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取得新进展。2006年,通过“杭洽会”、“珠洽会”、“泛珠三角”贸易洽谈会“中博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全县共引进内资项目15个,合同引资108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250万元,同比增长37.4%;出口创汇5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