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湘西州古丈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湘西州古丈县统计局 点击:
200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西部开发、扶贫攻坚和结构调整等重点,团结一致,奋力开拓,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767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00万元,下降2.7%;第二产业增加值6671万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1696万元,增长7.2%,产业结构比为38.3:22.4:39.3,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提供财政收入513元,比上年增加66元,增长14.8%。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产业层次偏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速度还较慢。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受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2002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17万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农业产值10308万元,林业产值1941万元,牧业产值4060万元,渔业产值8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9.4%;5.1%;3.3%。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推广超级杂交稻6000亩,新建良种茶园2000亩,推广优质牧草10000亩,发展种草养畜专业户859户,新扩橙柚3000亩,楠竹6000亩,板粟1.5万亩,发展大棚蔬菜600亩,菜—稻—菜连作双千工程3500亩。全县初步形成了茶叶、草食牲畜、林果和无公害蔬菜四大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由上年的53.7:23.8:22.5调整为今年的53.4:22.2:24.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956公顷,零星植树26.34万株。完成退耕还林和长防工程4.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1.9%。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油菜籽553吨,下降45.7%,油桐籽302吨,下降43.3%,板栗104吨,增长8.3%。畜牧水产业快速发展。 200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省、州、县直各部门和工作组的共同努力,全县第三轮农村建整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90个建整扶贫村100%通电,77%通路,83.3%解决了人饮问题,67.7%通了电话,68.8%的村通了广播电视。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困难,边远山区农民贫困程度较深。 三、工业与建筑业 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565万元,比上年下降4.2%,完成工业增加值4377万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76万元,下降17.2%。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4%。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15万元,比上年增长5.99%,实现利税480万元,下降16.52%。亏损企业3户,亏损面为15.8%,比上年下降13.6个百分点。亏损额为15万元,比上年减亏55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7.87万吨,增长2.5%,铁合金2840吨,下降35.2%,电解锰2540吨,增长11.8%,发电量2258万千瓦小时,增长60.3%,硫酸(折纯)7450吨,下降10.5%。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经济总量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2002年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646.2万元,比上年增长78.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全且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0371万元,增长55.7%,集体经济投资850万元,与上年持平,城乡个体投资2321万元,下降0.8%。在国有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6399万元,增长114.8%,更新改造投资2798万元,下降3.4%;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及更新改造投资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25个。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项目投资规模得到提升,全县1000万元以上项目有7个,比上年多5个。项目建设新形成主要生产能力:新增6000万只无汞可充电池生产能力,新增茶多酚生产能力100吨,新增造林面积9000亩,新增病床90张,新增精制绿茶生产能力1500吨。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2002年,1828省级二级公路实现了全线贯通,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695辆,比上年增长30.4%。 邮政通讯业快速发展,电信、移动通讯网络进一步扩大。2002年完成了邮政业务总量3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7.6%;电话机总容量12636门,增长7.5%。年末电话用户9265户,增长5.5%,新建移动通讯基站3个,联通基站2个。全年订销报刊300.3份,增长157.7%。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65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公有经济零售额2686万元,增长115.7%,非公有经济零售额11679万元,增长1.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883万元,增长5.3%,餐饮业零售额1506万元,增长69.2%,其他行业零售额2975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2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创历史新高,达21930人,其中高中825人,初中6906人,小学1419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2%,初中入学率98%,全县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61.9%,普及程度居全州第一,小学生年内辍学率为0.7%,初中为2.5%;全县小学生毕业率为99.5%,毕业生升学率为96.4%,初中毕业率为97.4%。“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再次通过了州人民政府检查评估并被评为“普九”工作一类县。全县共有231人报名参加普高统考,共录取159人,其中本科43人,专科116人,录取率为68.8%。全县有384人参加各类成人高校,录取232人,录取率为61%。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期义教工程”已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的有8所项目学校共12个工程,完成建筑面积8112平方米。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安排和使用州以上科技项目5项,申报获批民营科技企业一家。全年开展科技培训1.2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000余册(本)。年末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7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716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42次,万人以上文化活动3次。组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50件,有30余件作品获州以上奖励。“迷人的茶乡”大型文艺晚会获州会演比赛二等奖。目前馆藏各类图书、报刊、杂志共计6.2万册。全年送书下乡2503册,送科技资料250份。新修青少年艺术培训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文艺活动中心,面积160平方米。有文化经营户126户,从业人员3486人。茄通乡老司岩已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