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湘潭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4来源:湘潭市统计局 点击: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两型社会”与“百千工程”建设,成功地避免了经济过渡下滑,全市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增长 5.0%;第二产业增加值387.76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8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608元,增长13.2%。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2:50.6:35.2调整为12.1:52.4:35.5,其中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8.08亿元,增长1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8.71亿元,增长25.4%。 “三新”进程扎实推进。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8.93亿元,同比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2%,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城市建设投资50.7亿元,城镇化率达49.9%。年内完成对25条城市主次干道实施路面硬化及人行道修整,改造小街小巷79条,并实施公园改造、景观道建设等提质工程,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深入推进“百村示范、百村帮扶”工程,农村基础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建设农村公路614.8公里,新增通畅行政村115个,通畅率达94%。完成水利建设投入3.7亿元,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座,解决8.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池8138个,完成119个村农电改造任务。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8%。二氧化硫、镉、砷等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五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城镇污水处理“三年行动计划”。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为99.1%,居住类价格指数为9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92.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7.9%。 省市实事工作顺利推进。2009年省委省政府考核湘潭的3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湘潭市10件为民办实事目标也顺利实施到位。全年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8232户,完成目标的117.6%;新建廉租房20.16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的10倍;新建乡镇卫生院9所,超额完成3所;改扩建乡镇敬老院5所,超额完成2所。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企业增效压力较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较重,民生改善面临困难较多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2.5万亩,同比增长3.7%;粮食总产达到150万吨,增长3.8%。水稻复种指数为189%,粮食单产达465公斤。全年共出栏生猪558万头,同比增长4.0%;出栏牛0.73万头,增长14.1%;出栏羊9.88万头,增长7.9%;禽蛋产量2.92万吨,增长5.3%。水产品产量6.75万吨,增长5.2%。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较上年增加32家。全市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7家。全年规模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5.0%。 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水利工程0.25亿立方米土石方,治理水土流失20.12平方公里,增长26.0%。农业机械总动力250.56万千瓦,增长8.3%;机械化耕作程度达到81.02%,超过长株潭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19家,较上年增加9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过200亿元的1家,过10亿元的9家,过1亿元的179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34.6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47.75亿元,增长5.9%。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10.99亿元,增长60.4%。 优势产业主导作用日趋明显。2009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四大战略性产业实现增加值75.17亿元、84.78亿元、23.05亿元、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1.7%、97.7%、193.2%,合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6.8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8%。 园区经济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省级园区和“两型”建设示范区5个,市级园区2个,入园企业达841家,已投产企业537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2 家。2009年,全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7.8%。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14.96亿元,增长65.7%;实现财税收入16.74亿元,增长52.3%;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78.17亿元,增长53.4%,园区正成为湘潭工业的最大亮点和重要支撑。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5.88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33.5亿元,增长3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1.3%,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5家。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83亿元,增长1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强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96亿元,同比增长52.8%,增幅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7.46亿元,增长57.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全年104个在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08.2亿元,同比增长27.9%,占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7.9%。这些重点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农业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对全市投资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起着支撑作用。 民间投资活跃。全年民间投资累计完成209.86亿元,同比增长60.2%,增幅高出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1个百分点,占全市城镇以上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9.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是民间投资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全年完成投资81.41亿元,较上年增长83.2%。 投资结构日益优化。2009年,全市民生工程投资和生态环境投资均得到迅猛发展,投资额分别达到16.32亿元和9.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1%和457.9%,投资方向较以往更为健康、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