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平顶山市鲁山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1来源:平顶山市鲁山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繁荣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据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6.7%。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上年上涨1.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4个百分点,衣着类上涨1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3.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狠抓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9.7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1.2亿元,下降5.9%,牧业产值5.2亿元,增长7.9%,渔业产值4462万元,增长3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21万元,增长182.4%。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5.2%。造林绿化取得新成绩。全年造林面积完成2900公顷,零星(四旁)植树350万株,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30公顷。 牧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年肉类总产量30909吨,比上年增长6.3%。禽蛋产量14526吨,增长4.6%;牛奶产量5040吨,增长63.1%;大牲畜年末存栏9.7万头,增长4.3%;生猪年末存栏38.9万头,增长66.3%,出栏32.5万头,增长15%;羊出栏16万只,增长8.8%,存栏47万只,增长5.6%。家禽存栏286.5万只,增长80.1%;家禽出栏169.6万只,下降0.3%。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5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9025万度;化肥施用量(折纯量)34708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6000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增长13.4%,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24.2%。 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15.3%,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33.5%。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好转。据统计: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2亿元,增长32.4%。实现利税4.6万元,增长31.7%,亏损企业4家,亏损企业亏损额506万元,减亏65.8%,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5%,增长14.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含高速公路)36.6亿元(高速公路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1%。城镇及以上完成投资31.2亿元,同比增长245.6%,农村投资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非农户50万元以上投资2.5亿元,增长65.3%。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客运周转量完成1545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6%;货运周转量完成6550万吨公里,增长3.9%。 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50121万元,全县电话期未用户达101834户,小灵通5208户;年未城市用户达34365户,乡村用户达67469户。 旅游开发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了“世界刘氏祭祖、石人山杜鹃节、石人山摩托车登山赛等大型宣传促销活动,使我县在全省及全国声名远扬。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同比增长71.4%;完成旅游直接收入5100万元,增长64.5%,旅游总收入2.55亿元,增长56.4%。 六、国内贸易 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增长15.1%。分地区看:县的零售额7.3亿元,增长15.8%;县以下零售额5.7亿元,增长14.2%。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完成10.8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完成1.9亿元,增长15.1%;其它完成0.3亿元,增长10.3%。 七、教育、卫生 教育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80所,其中普通中学4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1194人,专任教师2663人;小学220所,在校学生63267人,专任教师406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32个,卫生技术人员1517人,拥有病床床位1386张。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50.7%;全年财政支出6.9亿元,比上年增长34.1%。 金融形势平稳。2006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4亿元,比年初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17.9亿元,比年初增长53.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4亿元,比年初增长19.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县财险保险业务收入748万元,赔款支出472万元;寿险保险业务收入5456万元,赔款支出191万元。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49277人,其中城镇人口199933人,农业人口755172人。全年出生人口9305人,出生率10.99‰;死亡人口4759人,死亡率5.62‰;人口自然增长率5.37‰。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6397元/人,比上年增长1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076元/人,增长21.3%;农民人均纯收入2125元/人,增长1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75元/人,增长20%。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4台,冰箱66台,空调82台,家用电脑22台,电炊具78台,摩托车32辆,家用汽车2部; 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64台,洗衣机63台,冰箱4台,空调1台,摩托车48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仍然艰巨,同时还要加大对城镇贫困居民的扶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