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平顶山市宝丰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1来源:平顶山市宝丰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是“十五”规划最后一年,又是“十一五”规划基期年,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学山东,促发展,开展全民招商引资,加强经济运行监控管理,和谐宝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农业经济运行平稳,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财政收支快速增长,金融运行良好,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为“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3.2%。人均GDP达12840元。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阶段。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各级劳动部门共免费组织下岗职工581人参加了就业培训,通过推进再就业工作,使68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127人。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我县各乡镇及县直各涉农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做文章,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减免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措施,调动了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农村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891万元,比上年增长8.7%(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农业总产值63360万元,比上年增长2.2%;林业总产值3625万元,增长9.2%;牧业总产值61250万元,增长16.5%;渔业总产值2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名优特色种植业发展较快。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4495公顷,比上年增长0.1%,其中:夏粮种植面积为24121公顷,同比减0.2%;秋粮种植面积为20374公顷,同比增长0.5%。粮食总产量为190792吨,同比减0.09%,其中:夏粮总产量106749吨,同比减1.4%;秋粮总产量84043吨,同比增长1.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总面积为20816公顷,同比增长8.1%。经济作物中,油料总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35.5%;烟叶总产量3145吨,同比下降6.2%;蔬菜产量为282396吨,同比增长6.7%。全年造林面积1334公顷,其中经济林534公顷,四旁植树255.69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9公顷,退耕地面积601公顷。 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支柱作用逐步形成。畜牧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7.2%。规模养殖业不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34276吨,同比增长3.81%。大牲畜年末存栏9.99万头,增长6.2%;生猪年末存栏28万头,同比增长35166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845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实现增加值358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全部国有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含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完成工业增加值13.69亿元,增长25%。从轻重工业上看,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20亿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7.3%和11.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918万元,同比增长23.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1553万元,同比增长11.4%;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4169万元,同比增长13.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墙地砖、原煤、供电量、焦炭、洗煤增幅较大,分别比同期增长88.9%、40.8%、33.1%、43.5%、34.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5708万元,比上年增长84.1%;产销率97.9%,增长0.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4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0%,其中利润31525万元,增长247.6%;亏损企业4家;亏损企业亏损额708万元,下降1%;亏损面为6.0%。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9.5%,比上年提高个97.6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39.72%,上升16.1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3.45%,上升6.8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86.37%,提高48.3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8%,下降12.9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11311元/人,增长33.12%;流动资金周转率为4.76次/年,提高1.67次/年。但仍有部分企业效益不理想。 建筑业平稳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416万元,比上年增长7.3%。 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8045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7%;竣工面积27345平方米,同比增长55.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结构渐趋合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城关镇及以上完成投资6.0亿元,增长33%。城镇以上投资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投资17470万元,下降5.3%,民间投资完成44403万元,增长55%;港澳台投资830万元。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及城镇以上单位完成工业投资38404万,增长61.4%,完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投资2815万元,增长4926.8%,教育投资792万元,增长26.7%,卫生社会保障福利业投资521万元,增长11.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69896万元,增长16.9%;县以下零售额66476万元,增长2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4995万元,比上年增长19.6%;餐饮业零售额20077万元,增长20.5%。全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1815万元,增长9.7%。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15021.5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91%,公路客运周转量17684.6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0.79%。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385.07万元,比上年增长36.47%。手机及小灵通用户98020户,比上年增长32.3%;固定电话用户61187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22022户,乡村电话用户39165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133万元,同比增收5923万元,增长44.8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942万元,同比增收5206万元,增长44.36%。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1698万元,比上年增长49.47%,其中产险支付赔款651万元,(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