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平顶山市宝丰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1来源:平顶山市宝丰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突出“工业兴县”主题,实施“六大突破”战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市场繁荣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实现了“双增双高”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115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961万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290343万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51万元,增长18.7%。人均生产总值10617元。全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我县已走出低收入水平行列,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阶段。 市场物价总体涨幅渐趋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7%,比上年上涨2.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1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2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5.8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9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下降2.7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3.7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性建设还不够完善,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消费需求依然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启动较慢。煤电油运依然紧张,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还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县认真落实农业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通过降低农业税率、粮食直补等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普遍回升。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农业产值61983万元,增长18.1%,林业产值3319万元,畜牧业产值52576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4%、6.9%,渔业产值238万元,与上年持平。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8.9万亩,同比增长11.1%,粮经比由上年73:27提高到70:30。 粮食实现恢复性增长,名优特色种植业发展较快。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0958吨,增长7.6%。其中夏粮因灾减产,完成总产量108258吨,下降1.8%;秋粮总产量82700吨,比上年增长22.9%。经济作物中,油料总产量14224吨,同比增长39.1%;棉花总产量380吨,同比增长23.0%;烟叶总产3353吨,同比增长2.1%;蔬菜瓜类总产量329409吨,同比增长24.3%。全年造林面积36140亩,零星植树219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7114亩。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34724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猪肉产量25334吨,增长8.5%;禽蛋产量12796吨,增长3.2%。大牲畜年末存栏头数9.33万头,比上年增长5.7%,其中牛存栏8.94万头,增长5.2%;生猪存栏34.78万头,增长15.9%;山绵羊存栏11.46万只,增长5.1%。生猪出栏36.19万头,增长13.1%,羊出栏7.68万只,增长5.2%。 渔业生产运行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384吨,与上年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10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496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40公顷,新打机井568眼。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8%; 农用拖拉机达到8493台,增长3.7%;全年农村用电量5338.5万千瓦小时,增长5.1%;化肥施用量(折纯)35455吨,增长1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703904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73938万元,增长14.1%,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总产值207583万元,同比增长20.5%;完成增加值885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分所有制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22万元,下降5.5%;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17342万元,同比下降1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8338万元,增长75.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201万元,增长25.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6967万元,增长18.6%。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原煤产量208.51万吨,同比增长34.8%,焦炭产量48.14万吨,同比增长35.4%,水泥产量76.1万吨,同比增长9.7%,墙地砖236万平方米,增长11.6%,供电量2229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8.0%。一些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与上年相比,限额以上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增长8.5%,炼焦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1%,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4.0%。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大幅好转。全年限额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50441万元,比上年增长50.81%;产品销售率98.00%,比去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54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8%,其中利润10701万元,增长33.22%;亏损企业4家,比上年减少1家;亏损企业亏损额666万元,增长4.6%;亏损面为6.9%,比去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32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5.02%,比上年提高28.54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23.69%,上升4.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87%,比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4.28%,同期上升12.2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74%,同期下降5.2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80424元/人,增长42.07%;流动资金周转率为3.05次/年,提高0.74次/年。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6405万元,比上年增长34.7%。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独立核算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房屋建筑面积5485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竣工面积1759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4%,实现竣工产值84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鸿发焦化、京宝焦化、鑫鑫碳素、洁石建材第三条生产线,宝酒健力宝、宝纯净水生产线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405万元(高速公路除外),比上年增长38.7%,其中非农户投资完成7390万元,增长54.0%,城关镇及以上完成投资43075万元,增长54.2%。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6299万元,增长79.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2560万元,增长376.3%;其他投资183万元,下降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