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阳市内乡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1来源:南阳市内乡县统计局 点击: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73.1万元,比上年下降7.2%。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6万门,比上年增长7.57%;固定电话用户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9万户,新增用户0.7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2万户,新增用户1.9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6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088户,比上年增长41.2%。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全年接待旅游入境人数32万人次,门票收入500万元,星级宾馆3家,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6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完成年度预算的113%。其中,增值税完成1354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农业三税完成12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企业所得税完成164万元,比上年下降18%;个人所得税完成499万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财政支出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企业单位存款余额2.8亿元,增长2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01亿元,增长18.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5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6亿元,增长4.7%;中长期贷款余额0.7亿元,下降5.6%。基本建设贷款余额0.04亿元,比上年下降2.5%,工业贷款余额0.7亿元,下降7%,农业贷款余额10亿元,增长9%。全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434万元,比上年下降14.8%。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882万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70万元,比上年下降30%;人寿险保费收入4312万元,比上年下降4.4%。全年赔付额与给付796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财产险赔付额430万元,比上年增长35%;人寿险赔付额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县普通高中招生4169人,在校生11574人,毕业生4005人。全县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人,在校生2804人,毕业生1293人。全县初中招生8743人,在校生28883人,毕业生9184人。普通小学招生8486人,在校生48580人,毕业生7896人。特殊教育招生10人,在校生7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24人。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结业6.8万人/次。全县各类高中向全国各大专院校输送人才达4131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末,全县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98人。科学研究经费支出1421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共取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县乡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63万元。全县厂办科研机构发展到50家,挂靠科研单位36个,聘请专家123名,专业技术人员590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460人。全县拥有17名学科技术带头人,34名县级拔尖人才。组织实施工业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6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7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6项。申请专利18项,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已下发了专利证书12个,打破了历史记录。 综合技术服务取得新成绩。2005年末,全县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由原来的12家增至15家,新增3家。全县具有法定计量技术的机构1个,天气观测站点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气象公益服务站1个,地震观测井1个(豫10号)。 十、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5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其中县级1个,群众自发组织的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近10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5%。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综合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429万卷(件)。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个,卫生学校1所;病床床位75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02张;卫生技术人员123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66人,注册护士273人。全县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83人。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16个,床位317张,卫生技术人员50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年末全县总人口63.99万人。出生人口0.77万人,出生率11.04‰;死亡人口0.42万人,死亡率6.51‰;全年净增人口0.2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53‰。全县城镇人口17.35万人,占27.11%;乡村人口46.64万人,占72.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8.91%,老年人口达到5.71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00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23元,增长16.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55.15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0.5元,增长22.24%。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32平方米,同比增长8.3%;农村人均住宅面积26.1平方米,同比增长3.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倍。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7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0.7万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423人/次,发放基金378万元。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0.4万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99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122人。全县各类社会敬老院床位达355张,收养人员309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605万元,接受社会捐赠27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47.33千公顷。当年耕地实现占补平衡。退耕还林工作全面实施,退耕还林面积4.4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63.4%。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进展。全县已发现的矿种为32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7种。其中:金属矿产6种,非金属矿产11种。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达标面积5.7平方公里,全县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达5.7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010公顷。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13851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9304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547公顷;全县共有国家地质公园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