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焦作市沁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1来源:焦作市沁阳市统计局 点击:
沁阳市统计局 2005年,全市按照”突出工业主导地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沁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努力克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使全市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新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1470万元,同比增长24.9%,较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80000万元,增长7.6%,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645444万元,增长34.6%,较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306026万元,增长12.5%,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8%、62.6%、29.6%,工业主导地位更显突出。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继续增加。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在政策、价格、投资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农林牧渔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5507万元,增长6.7%,其中,农业产值74299万元,增长2.5%;牧业产值50578万元,增长8.7%。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77687吨,比上年增长2.1%;夏粮总产量144024吨,增长1.5%,单产475.4公斤,增长1.1%;秋粮总产量133663吨,增长2.8%,单产466公斤,增长1.3%。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市畜牧业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向导,依靠科技促发展,大力发展节粮型和高效型畜牧的饲养,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肉类总产量达24913吨,增长7.1%;禽蛋类产量27341吨,增长8.6%;奶类产量7308吨,增长58.7%。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总体经济效益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09794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04248万元,增长42.6%;限额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年实现利税263305万元,增长100.4%;实现利润161117万元,增长103.7%;综合效益指数为250.6%,同比提高27.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多元增长的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随着部分新建和技改项目的投产,项目带动经济增长日益显现。以河南省屹峰电动车厂为龙头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以龙旺化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初具规模,这些新兴行业当年共完成产值28000万元,占限上工业的2.1%,以工业为主的建设项目已经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41545万元,同比增长82.7%。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74587万元,同比增长98.5%;农村投资66958万元,同比增长37.9%。全市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99648万元,同比增长93.4%,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59149万元,同比增长108.4%。 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力度加大。在全社会投资中,非公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7216万元,增长38.9%,占全社会投资的60.7%,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力支撑点。 五、国内贸易 2005年,消费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影响日趋活跃,增速逐月攀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4225万元,增长14.5%。其中市区消费额114164万元,增长19.9%;农村市场消费额80061万元,增长10%;市区消费总额增速快于农村9.9个百分点。 六、财政和金融 2005年,我市财政收入在个别支柱行业效益下滑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形成多元增长格局,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180万元,增长36.9%。 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78304万元,同比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187751万元,同比下降8.6%;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9254万元,同比增长9.4%。 七、人口 2005年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724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91089人,占19.3%;农业人口为381383人,占80.7%。全市出生率为9.62‰,死亡率为4.9‰,自然增长率4.72‰。 八、人民生活和物价 2005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动了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5.6元,增长18.6%;人均消费性支出5040.1元,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3970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15元,增长20.5%。 2005年,我市农民家庭拥有的中低档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继续提高,高档耐用消费品不断进入农家。据调查,年末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5台,洗衣机94台,电冰箱48台,固定电话77部,移动电话和影碟机分别达到87部和47台。 受国家宏观调控和部分改革措施出台的影响,全市价格水平微幅上扬。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水、电、燃料类价格上涨15.6%。 注:1.本公报统计指标为初步统计核算数。 2.本公报GDP、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农业产值、增加值均为可比价增速,其它指标增速为现价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