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定安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定安县统计局 点击:
定安县统计局 2007年6月3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两区一城一调整”的经济发展思路,继续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全年经济再现持续加快增长态势,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经济总量 今年,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加快增长,发展势头总体趋好。初步核算,我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8549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87963万元,增长12.5%;第二产业28262万元,增长22.1%;第三产业69265万元,增长9.8%。 从三次产业运行走势看,我县经济总体运行呈持续上升态势,GDP增速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各季度累计增长均超过12%;第二产业增长回落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从主要行业发展看,农业全年均在较高平台上保持两位数稳步增长。其中,种植业、牧业和渔业增长较大,分别增长15.6%、12.2%和19.1%。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呈加快走势,水产品加工出口创历史新高。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批发和零售餐饮业、住宿业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旅游项目更加丰富,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旅游线路初步走向市场,旅游过夜人数增多,旅业收入大幅提高。 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45.8%,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5.8%,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28.4%,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贡献率比较,第一产业提高2%;第二产业提高0.8%,第三产业减少2.8%。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47.4:15.2:37.4,各产业间变化较小,第一产业提高0.5%,第二产业提高1%,第三产业减少1.5%。 (一)农业 2006年,一产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223万元,实现增加值8722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2.6%和12.5%。其中,农业增加值46822万元,增长15.6%;林业增加值7219万元,下降9.3%;牧业增加值27140万元,增长12.2%;渔业增加值1721万元,增长19.1%;农林牧渔服务增加值4323万元,增长17.9%。 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大幅超过去年水平。水稻全年两造播种面积245757亩,同比增长36.7%,全年水稻总产68032吨,增长80.5%。 2、瓜菜种植面积增加,价格总水平大幅上扬,农民收入增加。全县全年瓜菜收获面积101640亩,比上年增长1.7%,产量132822吨,增长10.3%。 3、水果产量增加,价格有所下降。全县期末实有面积48959亩,增长7.5%,水果总产32206吨,增长10.6%。其中荔枝19225亩,增加129亩,产量5010吨,增长21.1%;菠萝8679亩,增长20.2%,产量8672吨,增长13.3%;香蕉收获面积6169亩,增长57.2%,产量7962吨,下降2.8%。水果产值综合价格指数下降4.5%。 4、橡胶、槟榔、胡椒等热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橡胶产量3357吨,持平;槟榔51773亩,增长9%,产量4674吨,增长11.5%;胡椒13282亩,增长1.5%,产量1143吨,增长18.2%。 5、畜牧业增长较快。全年禽类出栏604.2万只,增长5.6%;生猪出栏226432头,增长17.8%;牛出栏23251头,增长6.1%;羊出栏32231只,增长11.1%。全县肉类总产33275吨,增长12.0%。 (二)工业 今年,工业生产起伏明显,首季降幅较大,上半年止降转升后,下半年工业呈加快回升态势,工业增速大幅加快。全年全县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77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14万元,增长19.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4781万元,增长12.9%。 2006年,新增投产企业5家,园区投产企业已达13家,新增企业产值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16706万元,增长4.6倍。新增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上年的23.2%提高到今年的64%。 2006年,规模以上主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完成产值124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倍。高远食品有限公司南美白虾加工,益华水产繁殖有限公司罗非鱼加工以及海南绿心园实业有限公司菠萝罐头加工生产势头良好,全年高远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大虾预计达1063吨,产值8280万元;益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罗非鱼和白虾加工9858吨,产值2244.5万元,分别增长173.1%和133.3%;绿心园实业有限公司菠萝罐头加工吨,产值1323.6万元,分别增长24.3 %和40.9%。 规模以下工业生产由平稳转为加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下工业生产一季度增长5.8%,上半年增长7.9%,前三季度增长13.5%,全年增长12.9%,增速呈加快之势。 (三)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06年,全社会货运量409万吨,周转量848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6.9%和9.3%;旅客运输量1325万人次,周转量26938万人公里,增长9.0%和9。8%。邮政业务收入增长6.8%,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15%。 (四)固定资产投资,人民生活,内外贸易和外商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额4487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50万元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562万元,增长34.2%;城镇私人投资5547万元,增长24.8%;农村私人投资增长10.1%。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570万元,占投资额的11.9%,为整个投资结构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8030万元,占26.8%;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设施、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业,四类行业累计投资完成额13500万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45%。全县房屋建筑面积104637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9.7%。2006年新增投资项目36个,比上年增加7个。 2、消费需求和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5元,增长16.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62元,增长9.4%。 3、2006年全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城镇零售额22043万元,增长12.3%;农村零售额30683万元,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3308万元,增长9.6%;餐饮业零售额16578万元,增长18.2%;其他行业零售额2840万元,增长21.6%。 4、利用外资和出口大幅增长。2006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05万美元,增长75%,大大高于全省利用外资增长10.94%的平均水平。2006年预计全县实现出口总值1700万美元,增长50.6%。其中,粘粉虾(南美白虾)1063吨,创汇460万美元;衬衣60万美元;罗非鱼加工3820吨,创汇1339万美元;菠萝罐头430吨,创汇24.6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