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郴州市嘉禾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4来源:郴州市嘉禾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稳又快又好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三个三”的总体思路,加压奋进,开拓创新,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综合 经济发展总量及质量得到新提高。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9627万元,总量比去年增加了50042万元,增长12.7%,比上年增幅加快3.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789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10万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15681万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536万元,增长10.8%。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2:38.6:38.2,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3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76.8%,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 “三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方面:全县龙头企业总产值10955万元,比上年增长23.01%;龙头企业上缴税金818万元,增长97.63%;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20110万元,增长30.18%,重点突出发展优质烟、养殖小区和生态庄园农场。畜牧水产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达47.97%。 工业化方面: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6%,比上年提高4.38个百分点。特别是铸锻造和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县乡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6.94%,比上年增加67.42个百分点。 城镇化方面:全县小城镇8个,城市化水平为28.67%,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及时化解影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还不优,质量效益不高,大项目特别是大产业项目少,发展后劲还不足,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慢,工业化进程不快,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隐患较多,投资环境仍需改善,就业和再就业矛盾仍较为突出等等。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继续稳步发展。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54633吨;油料6404吨,增长19.37%;烤烟6660吨,增长6.27%;水果30370吨,增长5.2%;出栏牲猪60.48万头,增长1.9%;出栏牛1.63万头,增长14.8%;水产品产量2835吨,增长1%;家禽出笼272万羽,增长11.4%。 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398.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54295.3万元、2777.4万元、52341.9万元、2054.2万元、192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3%、4.34%、5.29%、9.66%、6.0%。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91050亩,其中:优质稻播种面积205200亩,占稻谷播种面积的86.25%,占粮食播种面积的52.47%。牲猪生产稳步发展,草食牧畜、家禽和名特优水产快速发展。据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31837万元,同比增长9.7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县共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330处,完工3310处,投入资金3870万元,完成土石方365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3.53万千瓦,同比增长7.6%。全年人工造林53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986476立方米,楠竹30208万根,森林覆盖率为39.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292967万元、996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88%、19.5%。其中:规模内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67165万元和59381万元,分别增长48.99%和30.1%;规模外工业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25802万元和40281万元,分别增长12.78%和8.5%。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据统计,规模内工业企业中,原煤产量118.5万吨;发电量12601万千瓦小时,增长27.6%;手工工具174370万把,增长107.4%;成品钢材13929吨,增长81%。 工业技改力度加大,新产品开发取得较大成绩。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68.5%。规模内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完成11682.6万元,比上年增长73.7%。 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全县规模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028.6万元,比上年增长40.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06.94%,比上年提高67.42个百分点。 建筑业发展加快。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019万元,建筑企业施工的房屋面积为90407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为65943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721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183万元,增长35.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38万元,增长8.5%。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为2508.83元,比上年增加473元。一些较大项目都已完工或正在进行。如嘉禾大道竣工通车、珠泉商贸城项目依法正常建设。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邮电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县邮政电信业务总量为10759万元,比上年增长35.8%;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为3.8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5.25%;移动电话用户4.7万户,比上年增长12%。全县全年完成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8351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商品市场销售活跃。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46617.2万元,增长13.3%;餐饮业6222.9万元,增长13.32%;按区域分:销售给县及县以上的24307万元,增长15.82%;销售给县以下的28533万元,增长11.24%。 市场物价呈平衡上升态势。200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分别为106.73%和107.14%,分别比上年上升0.15和0.26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贸易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县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012万美元,人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9.11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5%、25.96%;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实际利用内资)5.1亿元,比上年增长60.13%,人均实际利用内资比上年增加537元;外贸出口总额280万美元(海关数),比上年增长8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