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常德市桃源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4来源: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点击: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历史罕见特大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复杂多变的形势,桃源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打造工业桃源、建设经济强县”的战略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新型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立足实际,精心运作,勤奋苦干,实现了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齐头并进的良好结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现行价)1093673万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644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77077万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323952万元,增长1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9%,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5%,上升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6%,上升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2%,二季度增长17.7%,三季增长17.4%,四季度增长9.3%。 省“为民办实事”、市“十件实事”指标全面达标。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免除率100%、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7所、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提供课桌椅15620套、农村电影公益放映10404场次、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5所、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到位率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003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100%、援助城镇困难群体就业390人、援助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1000户、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0147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加人数724735人、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3所、城镇低保对象按月人均补助128元与农村低保对象2.3万人按月人均补助45元标准资金拨付到位率100%、新建农村安居房173户、新建(筹集)城镇廉租住房8000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5000平方米、解决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人数29000人、改造县乡公路26.8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路392公里、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7个、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点7个、新增互联网宽带上网行政村72个、减少农村广播电视盲区人数19061人、新建农村沼气池2368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100%、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100%、县城区城市电子防控系统建设项目完成100%、重建改造行政村配电网7个、投资204.94万元改造小街小巷项目15个。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难度较大;大的投资项目不多,特别是新建成投产的重大工业项目不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县级经济实力不强,缺乏调控与抗风险能力,县乡村债务化解难度越来越大,财政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节能降耗与减排压力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村市场彰显疲软;就业矛盾较为突出,维稳形势比较严峻。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新口径)6264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60790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17613万元,下降14.0%;牧业产值306782万元,增长6.7%;渔业产值33650万元,增长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34万元,下降1.3%。 种植业获得了较好收成,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95.85万亩,比上年增长2.8%。棉花种植面积13.29万亩,增长30.3%。油料种植81.14万亩,增长7.1%;其中油菜种植面积75.29万亩,增长7.8%。苎麻种植8.70万亩,减少3.9%。烟叶种植1.40万亩,增长3.3%。甘蔗种植1.20万亩,持平。蔬菜种植21.05万亩,增长0.9%。 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如下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 粮 食 753333 5.9 其中:稻谷 695096 6.2 棉 花 13290 20.7 油 料 96311 4.6 其中:油菜籽 86578 5.1 苎 麻 13920 -3.9 烟 叶 1674 3.3 甘 蔗 25800 平 茶 叶 4350 1.6 水 果 168005 8.6 其中:柑桔 98500 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