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常德市桃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4来源: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三化”进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国民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快速推进,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一、综合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702386万元(现行价),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096万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77608万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241682万元,增长9.9%。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8.0%、25.5%和36.5%调整为40.3%、25.3%和34.4%。2004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的情况表明: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受能源等资源瓶颈制约较为突出,县乡财政运转仍然较为艰难,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保持快速稳步发展。2004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新口径)45081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94841万元,增长6.1%,林业产值14006万元,增长0.6%,牧业产值211412万元,增长4.2%,渔业产值25001万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558万元,增长4.7%。 种植业获得了较好收成,主要农产品大部分增产。 年末有林面积39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33万m3,立竹7500万根。全年共造林6.3万亩,四旁植树250万株,完成楠竹低改和垦复1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率53.7%。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木材采伐5.96万m3,增长35.5%;竹材采伐371.15万根,增长25.8%;油茶籽6622吨,减少7.3%;油桐籽533吨,增长9.2%。 畜牧业生产仍保持较好态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46.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4.01万亩,水产品产量35512吨,增长7.3%,其中,鲜鱼产量33948吨,增长8.0%。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8.7万千瓦,农用车940台,拖拉机3216台。全县化肥施用量140926吨,增长2.3%;农药施用量1002吨,下降16.2%;农村用电量10894.9万千瓦小时,增长1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工业生产继续以招商引资、发展民营、优化结构、推进技改、激活资本为突破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两个置换”基本结束,桃源县工业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生产稳中有增,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根据经济普查初步结果,全县年末有工业企业47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个,个体加工业3100户。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048万元,增长51.9%。其中国有工业产值10201万元,下降9.5%;集体工业产值13207万元,下降28.8%;股份合作企业产值14793万元,下降18.5%;股份制企业产值52682万元,增长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114560万元,增长2倍;其他工业产值16605万元,增长49.6%。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1694万元,产销率99.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税金5291万元,增长57.8%,实现利润5200万元,增长1.9倍。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对桃源县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县工业产值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19家,其中超过5000万元的6家;税收过50万元的工业企业有14家,其中过100万元的有10家。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7种,减少的2种。 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1家,完成产值34461万元,实现利润1029万元,完成税金1412万元,房屋施工面积487257m2,房屋竣工面积259687m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2004年,全县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0323万元,比上年下降18.0%。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74723万元,下降36.1%;农村完成投资75600万元,增长14.9%。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3858万元,更新改造投资8050万元,房地产开发8634万元,城镇私人建房4181万元。 五、交通邮电 交通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4800公里,其中水泥硬化公路350公里。全社会客运量91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0231万人公里;货运量387万吨,货物周转量50001万吨公里,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42500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639万元,比上年增长5.5%。出口函件39.7万件,减少66.6%;出口长途电话1357.99万次,增长86.9%;国际长途15523次,增长3.4倍;港澳台长途18359次,增长1.1%;报刊杂志累计期发份数585.63万份,下降36.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62033户,净增8994户;住宅电话用户144366户,净增9537户;移动电话71801户,净增23746户。互联网用户7267户,净增3421户。本地交换设备容量169448门。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4年,桃源县零售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56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3224万元,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61777万元,增长24.9%;其他行业零售额10630万元,增长17.5%。按城乡分,县城零售额144629万元,增长13.6%;县以下零售额141002万元,增长12.0%。 年末有证个体经营户11909户,从业人员13804人。年末有私营企业506家,雇工人数9313人。 市场物价有所回升。全县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5.2%,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7%,定基比上涨4.7个百分点。基比指数分类看:食品类110.8%,饮料烟酒类99.0%,服装鞋帽类99.9%,日用品类99.6%,家用电器类89.3%,农业生产资料类106.2%,服务项目及收费类100.5%。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4年,全县共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517万元,同口径增长14.3%,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5282万元,增长83.6%。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各税6238万元,增长29.6%;农业税3645万元,减少40.3%,农林特产税330万元,减少82.6%;耕地占用税498万元,增长4.2%;契税520万元,增长3.0倍。全年财政支出4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农业支出3421万元,增长25.7%;文教事业费支出9843万元,下降5.1%;行政管理费支出6726万元,增长35.7%;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2596万元,增长6.4%;科技支出159万元,下降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