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常德市桃源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4来源: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点击:
2001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团结拚搏,克服重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2317(现行价)万元,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224298万元,增长5.0%;第二产业166371万元,增长10.0%;第三产业191648万元,增长13.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0.0%、28.3%和31.7%调整为38.5%、28.6%和32.9%。但受市场需求约束的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整体经济效益不太高,长期积累的体制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一、农业 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98071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种植业产值89235万元,增长3.7%;林业产值5528万元,增长9.8%;牧业产值83256万元,增长4.6%;渔业产值20052万元,增长23.9%。 2001年,全县因旱灾影响,主要农产品减少,仅棉花、苎麻、药材、茶叶、水果稳中有升。 全县共造林1.72万亩,四旁植树441万株,完成油茶低改与垦复0.5万亩,森林覆盖率55.9%。主要林产品产量中,木材采伐2.47万m3,减少11.8%;竹材392.76万根,增长7.8%;油茶籽7437吨,增长3.9%;油桐籽787吨,增长17.6%。 畜牧业生产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4%上升到52.2%。 全年淡水养殖面积13.79万亩,水产品产量30530吨,增长11.5%,其中,鲜鱼产量24270吨,增长6.5%。 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完成投工1250万个,移动土石方1120万立方米,处理病险水库15座,砼防渗渠102公里,整修山塘11000口,维修渠道1000公里,维修机埠175处,新增保收面积2.0万亩,新增防涝面积0.5万亩,改造低产田0.2万亩,新增蓄引提水量20万方,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7万亩,新增4.0万亩。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7万千瓦,拖拉机2927台。全县化肥施用量138873吨,增长0.8%,农药施用量1017吨,下降8.3%。农村用电量9751.6万千瓦小时,增长1.9%。 据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959178万元,比上年(调整后的基数)增长12.7%;实现销售收入904615万元,入库税金8935万元;实现利润34790万元,出口创汇18894万元。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难中求进,稳步增长。县属工业总产值(限额口径,不变价)66102.6万元,增长24.7%。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13495.8万元,增长11.2%;县属集体工业6847.1万元,增长5.3%;其它工业45759.7万元,增长33.1%。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7种,减产的有5种。 建筑业生产经营有所增长。全县四级以上建筑业16个,完成产值2503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26万m2。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6484万元,比上年减少16.2%。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单位完成29487万元,减少46.7%;城镇集体和其他经济单位完成20114万元,增长5.2%。县属完成投资87980万元,增长16.2%。 全年国有单位新增固定资产4088万元,竣工房屋面积3.04万m2,其中住宅1.81万m2。 四、交通邮电 年末拥有机动车辆总数达17859辆,比上年增长5.1%,其中,民用汽车4108辆,增长2.3%。拥有船舶162艘,增长1.2%。全社会货运量380万吨,增长8.6%,货运周转量26351万吨公里,增长12.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9183万吨公里,增长5.2%。 邮电通信能力不断增强。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7756.9万元,比上年增长9.5%.出口函件316.3万件,减少22.1%;出口长途电话591.2万张,增长37.2%,国际长途7194张,增长89.2%,港澳台长途16193张,增长64.9%;报刊杂志期发数6.0万份,减少42.9%。年末市话农话用户达113947户,净增7921户,无线寻呼42002户,净增7002户,移动电话23734户,净增1524户,程控交换机143000门。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01年,我县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稳定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500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公有经济80290万元,增长14.9%;非公有经济134716万元,增长6.3%。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零售贸易业135968万元,增长9.2%,餐饮业46149万元,减少10.3%。县城零售额105858万元,增长11.6%;县以下零售额109148万元,增长7.2%。 据工商部门登记,城乡个体工商户16482户,从业人员24357人,完成产值828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72000万元。 全县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1.1%,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1.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0%,上升2.0%。分类看:食品类价格上升2.0%,服装鞋帽类上升8.9%,日用品类上升4.8%,家用电器类下降4.5%,农业生产资料类下降6.3%,服务项目增长1.3%。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1年,全县共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13万元,增长5.3%。其中,工商各税5525万元,减少5.5%;农业税1592万元,减少29.7%;农林特产税860万元,减少25.2%,耕地占用税150万元;契税100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249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农业支出2065万元,减少3.1%;文教事业费支出6288万元,增长46.3%;行政管理费支出3002万元,增长8.8%;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962万元,增长19.4%;科技支出166万元,增长0.6%。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34660万元,比年初净增34866万元,增长17.5%;贷款余额221287万元,增加12480万元,增长5.6%。现金收入646894万元,现金支出659456万元,年累计净投放12562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3841万元,比上年增长14.4%;保险业务支出2255万元,增长38.9%。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1年,我县列入和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2项,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全县引进推新技术、新成果34项,专利申请5项,科技贡献率达45%。 全县拥有各类技术人员1119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191人,中级职称的3642人,初级职称的6873人。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共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56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92所。学生117561人,其中,普通中学50061人,职业中学2460人,特教56人,小学65040人。教职员工7506人,专职教师716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残疾儿童除外,小学升学率99.4%。小学、初中学生巩固率分别达99.97%和98.95%,小学、中学合格率分别为99.9%和97.9%。为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3034人,413人被成人大中专院校录取,285人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专以上毕业证书。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奖励188人,省级奖励52人,市级奖励6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