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双鸭山市饶河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5来源:双鸭山市饶河县统计局 点击: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县人民全力抗击非典疫情,战胜严重自然灾害,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3432万元,比上年增长4.1%。物价小幅上涨。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8%,分类别看,食品、居住、衣着、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上涨4.8%、4.2%、2.3%和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3.1%、1.0%、0.5%和0.5%。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9l0人,比上年末下降3.1%。年末在岗职工7799人,下降3.3%。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全年有564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再就业率19.6%。在肯定2003年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口岸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效益不好,农民增收缓慢;工业经济整体薄弱;非公有经济成份比重小。 二、农业 2003年全县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基地规模,在重灾之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发展。 绿色食品产业稳步发展。全县绿色食品认证个数达6个与上年持平。 林业、渔业生产继续增长,全年完成造林1005公顷比上年增长193.9%。水产品产量2360吨,比上年增长2.6%。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畜牧业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4794万元,比上年增长41.0%,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6%。 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据县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年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7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营业收入35986万元,比上年增长0.7%;实缴税金429万元,比上年减少5.3%;净利润1068万元,比上年减少4.6%。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化肥施用量(折纯)3350吨,比上年增长5.5%,农村用电量55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3年,全县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6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l241万元,增长34.6%。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工业增加值587l万元,增长26.7%;重工业增加值995万元,增长20.8%。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2384万元,增长5.3%。市场适销产品,优势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少数产品产量大幅下降。 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实现利润337万元,增长25.7%,实现税金l327万元,增长16.0%。全县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2074万元,增长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完成投资额13440万元,比上年下降34.1%。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额9545万元,比上年下降32.0%;更新改造完成投资额2223万元,比上年下降52.0%;其他投资完成额982万元,比上年增长119.2%;房地产开发投资690万元,比上处下降45.0%。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投资10143万元,集体投资982万元。按行业划分:工业完成投资额1480万元,比上年下降18.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投资546万元,比上年下降86.5%。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1931万元。全年新增生产能力:城市道路扩建1.8公里。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3年,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消费市场人气逐月回升,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372万元(不含制造业企业自销和农业生产者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2%。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9287万元,增长3.5%;农村零售额2085万元,增长1.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967万元,增长3.6%;餐饮业零售额1253万元,与去年持平。分商品类别看,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3%,占40.0%;穿着类商品珍禽额增长3.2%,占26.0%;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9%。占33.0%。 集市贸易规模稳定。年末全县拥有城乡集贸市场9个,集市贸易成交额5138万元,比上年增长8.8%。 2003年,全县口岸实现过货33865吨,比上年增长84.1%;进出口贸易额实现5696万美元,增长11.3%;过客26721人次,增长335.8%。成功举办了第四届饶河中饿商品展销暨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六、交通、邮电 2003年,“非典”对交通运输业客运形成一定的冲击。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643千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3%。其中:公路20542千吨公里,增长2.8%;水运101千吨公里。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8917千人公里,比上年下降6.9%,主要是公路,水运处在停业状态。 邮电通信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58万元,比上年下降4.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266户,增长29.4%;移动电话用户2l300户,下降3.6%;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达l180户,增长63.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3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00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2万元,增长9.0%。全县财政总支出1446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1273万元,增长9.5%。财政支出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社会保障补助、医疗卫生、教育、科学、农业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4.3%、13.4%、3.1%。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3964万元,比年初增加6839万元。其中企业存款903l万元,减少72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80576万元,增加6508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l949万元,比年初增加500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0855万元,增加3941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094万元,增加l067万元。 保险事业日益兴旺,保费收入24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其中:财产险费收入220万元,寿险保费收入2265万元。支付各种赔付金额31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170万元,寿险赔付142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校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电大在校生231人,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869人,比上年增长6.5%;初中在校生7476人,比上年增长l15.4%;小学在校生8651人,比上年增长30.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l00%。 科技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全县科技经费支出4万元,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1.8万元。年末全县国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8人。科技事业取得新的成果,2003年全县进行科技成果推广17项,其中:列为市级水平2项。新产品开发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