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牡丹江市穆棱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5来源:牡丹江市穆棱市统计局 点击:
穆棱市统计局 2008年4月28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创优环境为保障,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区域合作,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工业立市步伐,使全市经济步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取得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9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构成为17.7:43.3:39.0。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2%、40.0%和3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017元,增长12.6%。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9579人,比上年增加258人。在岗职工28267人,比上年增加366人。认真落实解困和再就业政策,拓宽劳动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4679人,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408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2%,比上年降低0.48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亿元,增长9.4%。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万公顷,下降1.0%;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万公顷,增长6.1%。粮食总产量26.1万吨,比去年略增,其中:大豆7.4万吨,下降10.2%;水稻3.0万吨,增长15.7%;玉米15.2万吨,增长3.4%。经济作物中,烟叶产量2629吨,增长1.2%,其中:烤烟847吨,增长21.9%;晒烟1782吨,下降6.3%。蔬菜产量6.7万吨,增长22.8%;油料产量1.2万吨,增长10.8%。 畜牧业稳步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15.7万头,下降5.5%,其中:肉牛存栏7.6万头,增长0.2%。生猪存栏12.0万头,增长21.2%。肉牛出栏6.5万头,增长0.1%;肥猪出栏16.7万头,增长9.8%。肉类总产量2.6万吨,增长4.9%。 绿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强劲。绿色食品种植基地111万亩,无公害食品基地45万亩,有机食品基地6.66万亩。10个牛场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肉牛)示范基地。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25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3个。发展特色一品村40个,新组建协会7个。食用菌种植总量0.9亿袋。 林业实现产值1.1亿元,下降7.1%。完成造林面积1133公顷,增长0.5%,育苗面积36公顷。水产品产量1800吨,增长5.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动力11.96万千瓦,增长3.1%。其中: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269台,增长9.6%;小型拖拉机4693台,增长2.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7875吨,下降1.1%。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210公顷,同比增长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通村公路38条234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处,文体活动场所28个,经济节能住房80栋。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2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实现工业增加值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6.5亿元、应交税金6347万元,分别增长17.9%、20.1%、13.6%。实现利税总额1.6亿元,增长17.0%,其中利润总额1.0亿元,增长19.3%。产品销售率为93.8%,比上年增长0.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22.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95.0%。 轻工业增长幅度快于重工业增长幅度。轻工业总产值4.3亿元,增长32.7%;重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增长16.8%。轻、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3.9 %和66.1%。 经济开发区主战场地位显著增强。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已达22家,占全市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半数。经济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6.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加快。生产卷烟13.7万箱、刨花板10.3万立方米、水泥4.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4%、1.12倍、37.5%。风电装机容量9.22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发电量11447万千瓦时,增长25.8%,其中:风电2800万千瓦时,增长1.96倍;火电8647万千瓦时,增长6.1%。原煤16.3万吨、阀门900吨、铁合金6665吨、塑料制品3580吨,分别比上年下降71.7%、31.8%、14.9%、31.1%。 建筑业实现产值0.9万元,比上年增长91.8%。建筑施工面积7.0万平方米,增长43.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6%。实现利润总额84万元,下降2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亿元,比上年增长9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亿元,增长66.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增长298.4%。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5.5亿万元,增长390.5%;民间投资3.4亿元,下降30.0%;国有经济控股投资1.9亿元,增长238.4%,占投资总额17.7%。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亿元,下降37.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9亿元,增长41.6%,其中工业完成8.7亿元,同比增长50.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亿万元,增长8676.0%。在完成的投资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资6.0亿元,增长62.8%;安装工程完成投资0.8亿元,增长12.8%;设备工器具构置完成投资3.7亿元,增长89.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2.3亿元,增长371.3%。全年施工项目37个,投产项目14个,施工房屋面积16.3万平方米,下降12.3%。 房地产开发投资200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3万平方米,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额1010万元,增长16.4%;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770元/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1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9亿元,增长15.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2亿元,增长15.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实现3.7亿元、8.8亿元,同比增长15.2%、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亿元,增长12.9%;其他行业零售额1.9亿元,增长14.4%。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分类中,食品类占48.0%,衣着类占17.0%,日用品类占33.0%,燃烧类占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