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昌市宜都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2来源:宜昌市宜都市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共宜都市委五届一次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2004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0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1809万元,增长13.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2999万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5940万元,增长14.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5.5:48.4:36.1。 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仍然很弱,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繁重。这些矛盾和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农业 2004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9270万元,增长24.8%;在农业中,农、林、牧、渔所占比例分别为47.4%、0.8%、47.9%、3.9%。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809万元,增长24.6%。 主要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面36.71万亩,粮食总产量13.54万吨,增长9.2%;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油料播面12.32万亩,蔬菜种植6.81万亩;至年末,茶叶、水果定植面积分别达到4.43万亩、11.46万亩。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64万亩,零星植树112.10万株,森林蓄积量为1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2.7%。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围绕畜牧业生产,全市狠抓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促进了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 渔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4582吨,增长16.8%,全市淡水养殖面积为1.93万亩,淡水养殖产量3718吨。 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全年财政用于农林水等支出3073万元,增长133.7%;金融部门农业贷款余额达到33251万元,比年初净增1271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新进展,全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522万元,有力地改善了抗御自然灾害的条件。农业物资装备水平有新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85万千瓦,增长3.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62万吨,农村用电量3927万千瓦。 农村非农经济持续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751538万元,增长5.6%。 三、工业、建筑业 2004年,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进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370654万元,增长76.5%,其中市属完成355035万元,增长77.9%。在全部产值中,轻工业产值为37680万元,重工业产值332974万元,分别占10.2%、89.8%;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为287667万元,占74.6%。 工业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11412万元,增长70.0%,上缴税金11486万元,增长39.3%,实现利润27677万元,增长110.2%。企业亏损面为46.3%,亏损额为3293万元。全市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4.72%。 建筑市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制逐步完善。全市8家资质等级建筑企业签订建筑业合同额47224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8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招投标承包面积22.3万平方米,占57.5%;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4万平方米,完成建筑业产值3961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市进一步抓住对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有重要影响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0256万元,增长20.3%,其中市属完成投资143740万元,增长16.4%。在全部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54534万元,增长100.1%,技术改造完成87055万元,增长23.9%,房地产开发完成9207万元,增长119.8%,其他投资额9460万元,下降70.0%。 五、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在册公路里程736公里,村道176公里;全市等级公路有460公里;公路密度为54.26公里/百平方公里;通公路的村、通油路的乡为100%。 公用通信事业进一步发展。通信网络进一步优化,通信水平和能力增强。年末电话用户为7.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5万户;电话普及率为40.89部/百人;全年完成各类函、包件138.48万件,累计订销报纸485.8万份。累计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605万元,增长7.9%。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市场商品供给总量充裕,粮、油、肉、蛋、蔬菜等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绝大多数工业产品供大于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0605万元,增长16.2%,其中在城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为91474万元,增长18.5%,农村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为69131万元,增长13.3%。 受粮油等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回升,与上年比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9%。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6359万元,增长33.4%,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为7.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83.8%。在全部收入中,国税完成16409万元,占45.2%,完成额比上年增长53.4%,地税完成11212万元,占30.8%,增长4.7%,财政完成8738万元,占24.0%,增长49.4%;按分税制口径,上划中央收入14044万元,增长35.2%,上划省级收入3154万元,增长29.8%,地方收入19161万元,增长32.8%。全部财政支出34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金融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调整信贷结构,坚持盘活企业与盘活自身相结合,千方百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80468万元,比年初增加3806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126万元,比年初净增3268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201433万元,比年初增加37156万元。金融机构全年新增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4143万元,新增中期流动资金贷款7583万元;新增中长期贷款554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