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昌市兴山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2来源:宜昌市兴山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经济稳健增长、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全面完成了县域经济“十五”计划目标,为全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5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35%,是继2004年高速增长后又一个快速增长年。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23.95%、8.2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5:36:39变化为23:40:37。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4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渐回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逐渐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5.8%,娱乐教育文化类价格指数上涨2.5%,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其中重工业品上涨3.6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6.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43181万元,同比增长2.2%。 种植结构继续调整。粮食面积减少、蔬菜面积扩大。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为20301公顷,比上年减少499公顷,油料种植面积为4255公顷,比上年扩大9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为4651公顷,比上年扩大116顷。粮油产量稳定增长,蔬菜水果大幅增长。全年粮食产量72582吨,比上年增长7.32%;油料产量为6700吨,增长9.94%。蔬菜产量93717吨,比上年增长8.57%;水果产量38076吨,比去年增长30%,其中柑桔产量34476吨,比去年增长35.76%。 畜牧产品有升有降。全县肉类总产量24425吨,比上年增长8.28%。全年生猪出栏30.35万头,比上年增长6.19%;羊出栏6.97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25%。全年家禽出笼29.13万只,比去年下降7.23%;禽蛋产量858吨,比去年下降5.71%。全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2%。 林业由于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的调整,以及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定,全县造林面积为804公顷,同比下降80.45%。成幼林扶育面积快速增长,其中:成林扶育面积1875公顷,幼林扶育面积5043公顷,竹木采伐量9244立方,比上年增长40.2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1577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6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15台,增加98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60台3126千瓦时,比同期增加280台,增长32%;农用水泵1103台,增加125台;农用载重汽车165台,机动运输船23艘。农村用电量1606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6624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拉动效应明显,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高。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38.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51%;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0.1亿元,同比增长12.3%;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2%;轻重工业产值比由上年的33:67变化为37:63。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在兴发和双汇等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磷化工产业成为拉动全县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完成增加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3%,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效益大幅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1.9%,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3%。实现利税总额19597万元,同比增长84.53%,其中利润总额10447万元,同比增长59.8%。工业外贸出口继续增长。全年外贸出口商品总值实现7796万美元,可比口径增长3.42%。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2895元/人,增长4.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5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施工项目个数达到83个,同比增长15.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96万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9477万元,同比下降4.55%;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477万元,同比增长17.35倍;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0万元。全年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项目总计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0%。累计完成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完成总投资19341万元;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完成投资20195万元。 五、商贸和招商引资 社会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社会购买力得到加强,商品销售持续上升,居民消费异常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844万元,比上年增长36.04%。分城乡看,城市实现41756万元,比上年增长35.78%;县及县以下农村实现26088万元,增长36.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3499万元,比上年增长35.8%;餐饮业8907万元,增长36.51%;其他行业5438万元,增长37.64%。 旅游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26万人,比上年增长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 投资环境继续改善,招商渠道拓宽。全年共引进项目27个,总投资1.5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2亿元,外资到位275万美元。 六、民营经济 全县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政策环境,提供各种服务,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县新发展个体经营户741家,从业人员1293人,注册资金3780万元;累计个体经营户4372家,从业人员10845人。发展私营企业45家,投资者100人,私营企业累计达到197家,从业481人,产值营业额3亿元。 七、交通、邮政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8万吨,客运总量96万人。拥有公路680公里,其中:国道67公里,省道164公里,县道57公里,乡道232公里。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022万元,同比上升9.7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602万元。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4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1万户,夷陵通达到1.29万户,移动用户达到2.8万户,通电话的村达到9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加快经济建设,努力培植财源,加大税收征管,税收和财政收入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8488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98万元,同比增长14.9%;累计完成财政支出28852万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2420万元,同比增长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