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宜昌市兴山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2来源:宜昌市兴山县统计局 点击: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兴山生产总值达到16.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4%。三次产业均创造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其中,第一产业3.98亿元,增长9.52%;第二产业8.13亿元,增长14.29%;第三产业4.40亿元,增长9.56%。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52∶27.4变化为24.1∶49.3∶26.6。市场物价高位运行。2004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6%,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4.8%,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3.7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7.8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051万元,比上年增长35.60%,同比提高23.21个百分点。粮食、油料、蔬菜、柑桔等主要农产品增产。全年粮食产量67632吨,比上年66011吨增加1621吨,增长2.46%;油料产量6094吨,比上年的6045吨增加49吨,增长0.81%;蔬菜产量86320吨,比上年的80218吨增加6102吨,增长7.61%;柑桔产量25394吨,比上年的23716吨增加1678吨,增长7.08%。全县畜牧业产品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04年,全县生猪出栏285785头,增长42.47%;山羊出栏63816只,增长32.04%;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2558吨,比上年增长36.39%;水产品产量达380吨,增长8.57%。由于禽流感影响,家禽出笼31.4万只,下降5.85%;禽蛋产量910吨,比上年下降0.66%。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8千公顷,比上年的20.94千公顷减少0.14千公顷,同比下降0.67%;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47千公顷和7.14千公顷,比上年分别减少0.25千公顷和0.1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1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0.7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顷;粮经比例从2003年的32.7:67.3变化为今年的33.9:6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399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55%。拥有机动运输船15艘,机引犁228部,旋耕机132部,农用水泵978台,机动脱粒机361台;农业排灌动力机械980台,总动力2369千瓦时。全县农用薄膜使用量291吨,增长5.05%;农村用电量1930万千瓦小时,增长10.2%。 林业、水利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58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退耕地造林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共3913公顷。完成2座水库的保险加固整治工程,清理维修堰塘23口,新维修灌溉渠道3处9500米,新建天河水窖1062口,引水54处,完成了新县城周边防洪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4787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产销两旺。全年工业增加值7024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51329万元,比上年增长26%;产销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逐步提高,全县完成销售产值18.5亿元,比上年增长49.5%;产品销售率达到98.8%,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速度效益同步上升,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98亿元,增长45.3%;利税12864万元,增长85%。兴发、双汇等骨干企业发展形势良好。兴发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46.8%,比2002年翻了一番。双汇完成生猪屠宰90万头,销售收入达到5.6亿元,增长56.6%。工业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全年外贸出口实现7538万美元,同比增长32%。建筑业小幅下滑,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022万元,同比下降4.31%。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3086元/人,增长4.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3.35%。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2704万元,下降7.88%;更新改造投资19609万元,增长60.60%。农村集体和农村私人完成投资2698万元,同比增长14.71%。按行业划分,对全县投资较大的几个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道路运输业完成投资18380万元,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2475万元,制造业完成投资2922万元,三大主导行业拉动投资较快增长。 重点考核项目进展顺利。全县2个省市级重点考核项目完成投资12950万元,占全县基本建设投资额的30%。其中市政府重点考核的刘草坡化工园项目已建成投产。 五、商品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501万元,比上年增长7.77%。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0392万元,增长7.5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5109万元,增长8.2%。全县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逐渐缩小,乡镇增幅首次超过县直增幅,增幅差距逐渐由上年的2.18缩小到0.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742万元,增长6.29%;餐饮业零售额8570万元,同比下降17.72%;其他行业零售额5189万元,增长7.77%。 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三大热点商品销售保持旺销势头。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的交通通信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5%;医疗保健类增长38%;教育文化类增长40%。 旅游经济发展迅猛。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5%。 六、交通、邮政通讯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6721万元,比上年增长8.16%。全年货物运输量83万吨,客运总量75万人。拥有公路680公里,其中:国道67公里,省道164公里,县道57公里,乡道232公里。投资4777万元完成路基路面整治43公里,提前三年完成路网建设任务。 邮电通信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43万元,同比上升1.5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99万元。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3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78万户,夷陵通用户达到1.2万户。全县移动用户达到2.5万户,通电话的村达到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