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咸宁市咸安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2来源:咸宁市咸安区统计局 点击:
邮政电信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0937万元,咸安区报纸发行量1560万份,杂志发行157万份;咸安区市内电话户数44789户,增长21.8%;农村电话户数22930户,增长19.1%;移动电话户数36644户,增长6.0 %;多媒体户数3340户。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由于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节假日和超市效应等因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消费,使咸安区消费品市场的热点更热和亮点更亮。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0%。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72832万元,增长11.7%;市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1762万元,增长11.2%。分行业看:批零贸易实现零售额96831万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9962万元,增长43.6%;限额以下86869万元,增长9.7%。餐饮业13322万元,增长8.2%,其他行业4441万元,增长3.1%。 市场价格总水平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0,比上年上升6.0个百分点。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5.8%,上升5.8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指数111.5%,上升11.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价格指数99.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4.9%,比上年上升4.9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部门多途径开辟税源,积极组织收入,在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的同时,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0589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国税完成5362万元,增长21.8%;地税完成5103万元,增长13.2%;财政部门完成10124万元,增长32.9%。财政支出30582万元,增长35.0%。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333万元,增长7.4%;基金支出5386万元,增长49.1%。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金融部门早春行活动成效显著,农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得到了有力的信贷支持。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形势比较稳定,银行存贷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26954万元,比年初增加40589万元,增长21.7%;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76030万元,比年初增加28910万元,增长19.7%,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39508万元,比年初增加5653万元,增长4.2%。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民参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财险公司保费收入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赔款支出599万元,比上年增长31.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活动更加活跃。重点申报森工、纺织、机电、橡胶防腐等支柱行业8个科技项目。开通农业科技110,面向广大农民创办《科技信息报》,表彰了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和5家科普示范企业,命名了6家科普示范基地,咸安区被确定为全省10个县域技术创新示范县市区之一。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小学在校学生40480人,比上年下降14.8%;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8789人,比上年下降5.0%;幼儿园在园幼儿6147人,比上年增长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35%,盲聋哑少儿入学率85.96%,。咸安区高考上省线2369人,艺术本科上线267人,充分显现了咸安区普通高中的办学特色。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巨大。文化宣传战线广大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多种传媒报道咸安政治、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事件,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全年共组织、策划、辅导、参与大型群众文艺演出18场,组织辅导“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暨第三届广场文化周活动”6个专场的文艺节目,辅导咸安有关职能单位参加的全市“行业歌手大展演”活动中,获创作及表演奖各一名,获表演奖三等奖二名,优秀奖一名,区歌舞团共演出118场,新编剧目13个。图书馆共分编各类图书1500册,整理上架图书30000余册,添置影碟1000余盘,共接待各类读者18余万人次。先进文化进农家全年放映电影180余场。咸安区广播人口覆盖率 98 %,电视人口覆盖率97 %,咸安区共有图书馆1个,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活跃。举办“咸安区首届职工运动会”,九个项目参加活动人数达2万余人。举办咸安区交通杯“蓝球邀请赛和同心路首届社区运动会”。提高了咸安区全民健身活动的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度。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咸安区医疗卫生机构19家,卫生机构床位数78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7张。卫生技术人员1380人,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人。注册技术人员1040人,其中医生 650人。注册护师、护士390人。一般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血吸虫病的预防、艾滋病毒的防治宣传与预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十、环境保护和旅游 环保宣传力度加大,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年末咸安区环境保护系统共77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0人。 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投资200万元的巨宁公司二期污水处理工程,投资200万元的精华公司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投资40万元的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污水处理,投资40万元的油烟粉尘治理等使水体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和缓解,有效解决了油烟扰民的问题。 目前咸安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污水、垃圾、噪音等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咸安区国内旅游人数近2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7亿元,全年接待境外游客500人次。 十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咸安区单位从业人员26351人,比上年减少 2.3%,在岗职工25032人,比上年减少1.5 %。其中:国有单位职工14333人,比上年减少8.9 %;集体单位职工2645人,比上年减少0.4 %;其他职工8054 人,比上年增长15.3 %。年末离岗职工6696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额为9197元,比上年增加467元,增长 5.3%。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1583人,其中就业培训1210人,再就业培训260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662人,创业培训106人,培训就业率达70%。 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咸安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达32763人,比上年增加2814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4096人,新增313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040人,共为3327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救济金,发放率为100%;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6087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咸安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1008张,收养985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7个,居民委员会达31个。咸安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达6041户、16796人,全年发放资金920.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