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衡水市武强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29来源:衡水市武强县统计局 点击:
武强县统计局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压鼓劲,团结奋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2744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473万元,增长15.4%;第二产业增加值141383 万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68624万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23.5:51.5:25.0,第一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中,各产业贡献率分别为28.7%、47.3%、24.0%;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0个、5.0个、2.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47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1%;实缴税金90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2.2% 二、农业 农业生产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3110万元,比上年增加15.4%;其中农业产值73252万元,增长14.2%;林业产值654万元,下降12%;畜牧业产值35685万元,增长19.8%;渔业产值111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53万元,下降3.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9.11万亩,比上年增长12.2%,棉花播种面积6.14万亩,比上年增长24.1%,油料播种面积2.33万亩,比上年下降8.3%,;蔬菜播种面积4.56万亩,比上年增长0.46%。 全年粮食总产量23.5万吨,比上年增长17.2%;棉花总产量 4728吨,比上年增长31.5%;油料总产量3950 吨,增长12.4%;蔬菜总产量13.69万吨,增长1.3%。 畜牧富民战略深入实施,以奶牛、肉鸭为重点的畜禽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肉类产量10105吨,比上年增长11.2%;禽蛋产量17092吨,增长23.7%;牛奶产量5738吨,增长429.3%;生猪出栏753 百头,增长9.8%;家禽出栏207.4万只,增长26.1%。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8899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264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24334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共实现增加值39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1%。 规模以上工业中支柱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乐器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158万元,增长47.5%;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6383万元,增长5.8%;电线电缆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9772万元,增长29.8;玻璃纤维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612万元,增长28.1%。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64万元,增长41.3%;利税总额9370万元,增长19.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7049万元,与去年持平。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7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974万元;全县建筑施工面积233174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69074平方米。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 单位 2008年完成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吨 12550 10.3 纱 吨 176 12.8 食用植物油 吨 2243 22.5 染料 吨 1621 -10.1 玻璃纤维纱 吨 1244 2.7 电力电缆 千米 19348 1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9904万元,比上年增长23.2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1365 万元,增长37.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8539 万元,增长14.1%。全县城镇施工项目63个,新开工项目62个。在城镇投资中建设项目投资15465万元,增长38.2%;房地产投资5900万元,增长40.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4559 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分地域看:县及县以上零售总额为52542元,增长19.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42016万元,增长26.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5575万元,增长44.6%;零售业零售额42418万元,增长35.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534万元,增长40.8%。 全年外贸出口总值2941万美元,同比增长47.6%。实际利用外资403万美元,同比增长303%。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2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年末境内公路里程642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84公里,乡及乡以上公路57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3125辆,其中个人汽车2565辆。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44万元。本地电话年末用户34569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14154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555户。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9818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县级一般预算收入3507万元,增长18%。全年财政支出335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215万元,增长32%;公共安全支持1661万元,增长7.5%;教育支出7834万元,增长2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16万元,增长62%;医疗卫生支出2383万元,增长20%。 金融运行呈良好发展态势。200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64278 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107万元,增长9.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1322万元,增长23.4%。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90851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短期贷款82034万元,增长1.4%;中长期贷款8817万元,增长196.2%。 八、文教和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1所,小学6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983人,小学在校学生14029人。普通中学 专任教师836人,小学专人教师761人。初中升学率92%,高中升学率83%。 公共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2008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县级5 个、乡级6 个、村级卫生室265个。新建沙洼和刘厂两所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布局更趋合理 九、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216604人,比上年增加2335人。人口出生率为12.12‰,人口死亡率为7.07‰,人口自然增长率5.05‰。 社会保障逐渐完善。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953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086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34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37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882人,参加农村新农合人数160466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7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