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恩施州鹤峰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2来源:恩施州鹤峰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在鹤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一主三化”方向,推进“六大一强”建设进程,走“工业富县,产业富民”的路子,抓机遇、求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06年,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整体实力得到加强。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43100万元(当年价),人均GDP为6611元,比上年净增54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142070万元,增长8.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6460万元、49403万元、462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6.4%、15.9%。三次产业结构为32.6:35.4:32.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业增长10.7%、金融保险业增长8.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9.3%,房地产业增长19.9%,其他服务业增长17.1%。 二、农业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7283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为71590万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49615万元,增长1.4%,林业产值2517万元,与去年持平、牧业产值18679万元,增长13.1%,渔业产值63万元,下降10.0%。 年末耕地总资源19.71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5.51千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8.77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72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1.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05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38.8%。 三、工业 全县工业经济不断发展,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23家。实现规模工业完成产值770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74880万元,同比增长10.1%。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469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为43880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1920万元,同比增长5.1%。 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4818万元,同比增长8.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02.73%,总资产贡献率3.5%,资本保值率108.5%,资产负债率55.4%,低于60%的警戒线,流动资产周转率1.67次,全员劳动生产率66083元/人,产品销售率达到97.0%。 建筑资质企业完成产值9715万元,同比增长19.0%,实现增加值59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为5523万元,同比增长22.7%。 四、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新签约项目5个,合同资金8600万元,到位资金1730万元。 全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689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50万元项目完成投资59003万元,同比增长1.0%,房地产投资4506万元、同比增长9.0%。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8735万元,占总投资的65.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3265万元,较上年增长1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36853万元,餐饮业384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9%、8.4%。 全年实现外贸出口20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自营出口148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工业品出口1458万美元,同比增长13.6%,占出口总额的98.4%。 物价水平平稳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六、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全地域财政收入10168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税收9536万元,占地域收入的92.1%,工商税收实现7183万元,占地域收入的70.6%。一般预算性收入5393万元,同比增长17.1%。财政支出31821万元(不含基金支出),较上年增长30.2%,其中农业支出2024万元,较上年增长27.9%;教育支出5095万元,较上年增长28.9%;卫生事业支出1912万元,较上年增长91.8%。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1403万元,比年初增长11.5%,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76830万元,人均存款余额达到3549元,比上年增加660元,增长22.8%。各项贷款余额为79584万元,比年初下降11.8%。其中短期贷款40378万元,比年初增长21.9%,中长期贷款38752万元,比年初下降34.5%。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51436万元,同比增长6.6%,现金支出375269万元,同比增长6.5%,货币净投放23833万元,较上年增长5.3%。再次荣获“全省最佳金融县”的称号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旅客周转量1207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7%,货物周转量1792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5%,客货周转量18527万吨公里,同比上升9.3%。 邮电部门完成邮电业务营业收入14440万元,同比增长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8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2752万元。全县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9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7.5%,比上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全县电话装机27573部,增长21.8%。其中农村电话装机20114部,增长56.6%。 全年境内接待旅游人数114713人,同比增长151.7%,实现旅游收入5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63.7%。 八、教育、科技和卫生 全县有各类学校89所(不含私立学校和幼儿园),其中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校1所,小学71所。幼儿园1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30453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945人,小学在校学生16135人,在园幼儿1890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6.0%。全县专任教师1758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728人,小学专任教师96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68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1625人,农业技术人员239人。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拥有卫生机构46个,其中卫生院9个,拥有病床446张,县级医院拥有病床210张,农村卫生院拥有病床21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12人。其中医师272人,注册护士181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218227人,其中男性113544人,女性104683人,性别比108.5(以女性为100)。年内出生人口1941人,出生率为8.66‰,死亡1150人,死亡率为5.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3‰。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3元,比上年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元,比上年增长12.7%。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208人,比上年增269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396人,比上年增加4710人;参加失业保险543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144454人,占农村人数的73.6%。已对2593人进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0个,拥有福利性床位487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