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遵义市习水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7来源:遵义市习水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奋力拼博,较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农业稳步发展,工业持续增长,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城乡金融平稳运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四个大县”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为“十一五”的开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06年,我县国民经济总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在这一年里,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6320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0797万元,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5196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83910万元,增长7.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286万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2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税收总收入完成32067万元,比上年增收5940万元,增长22.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70万元,增长17.99%。全县财政支出完成50440万元,增长21.98%。 城关地区物价上涨较快。根据物价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城关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上涨3.62%。从八大类消费价格来看,城关地区食品类价格上涨6.55%,居住类价格上涨2%,服务项目类价格上涨2.7%,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交通和通讯工具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类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下降了0.71%。 二,农业 2006年,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这一年里,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114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农业产值完成57209万元,比上年下降3.82%;林业产值完成2253万元,比上年增长43.4%;牧业产值完成53769万元,比上年增长9.63%;渔业产值完成468万元,比上年增长10.15%。 在这一年里,全县粮食总产量完成257911吨,同比下降9.9%。其中:夏粮产量完成87132吨,同比增长1.79%,秋粮产量完成170779吨,同比下降14.8%,油菜籽产量5175吨,同比上升0.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0元,比上年增加120元。 农民现金收支情况:根据2006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表显示,农民现金收入1656元,比上年增长17.33%,其中工资性收入687元,增长了10.91%,家庭经营性收入894元,增长了24.29%;现金支出1294元,比上年增长了23.75%,其中生活消费支出842.5元,增长26.6%。 三,工业 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1%。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6%;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完成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完成2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6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比较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9亿元,比去年增长20.0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1131万元,比上年下降2.6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6510万元,比上年下降25.89%。 五,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到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88公里。2006年底全县共有各种机动车辆4247辆,其中:客车964辆;客运量133万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11988万人公里;货车1620辆,货运量456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9820万吨公里。 通信业平稳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8798户,同比增长21.2%。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9390户(含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增长20.5%;小灵通达到14281部,同比下降了0.4%。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786户,同比增长了47.9%,增加了1226户。 六,商业 消费品市场购销两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0025万元,比去年增长14.82%,其中:县及县以上零售额完成58889万元,同比增长56.3%;县以下零售额完成31136万元,同比增长14.96%。商品购进总额完成81717万元,同比增长52.52%。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6年,财政税收保持大幅度的增长,税源稳定。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完成3206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4%。国家税务局税收完成20382万元,同比增长24.2%。地方税务局税收完成10252万元,同比增长20.65%。财政部门完成1433万元,同比增长17.5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670万元,比去年增长17.99%。全县财政支出50440万元,比去年增长21.98%。在总支出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681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7%,行政管理费支出8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6.7%。 金融形势稳定,金融部门资金运行情况良好,到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8128万元,比年初增加47308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6675万元,较年初增加4321万元;储蓄存款余额143608万元,较年初增加2795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9571万元,比年初增加2396万元,全年现金累计收入52556万元,现金累计支出55746万元,累计货币投放36801万元。 2006年,两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2040万元,同比上升29.3%,其中人寿保险收入1300万元,同比下降6.5%;财产保险收入740万元,同比增长25.4%。全县保险赔款支出604万元,上升35.4%,其中人寿保险赔款支出262万元,增长了43.2%;财产保险赔款支出342万元,增长了30%。 八,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业 “科教兴习”是我县的一贯政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师资力量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到2006年,全县共有小学286间,普通中学48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45911人,小学在校学生67492人;普通中学专职教师2210人,小学专职教师26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6%。 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建成村级卫生室535家,功能覆盖率达100%。到2006年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6个,卫技人员801人,其中:医师351人,拥有病床位471张,县乡两级卫生防疫人员96人。 数字电视开始在县城普及开来,电视节目由原来的三十六套增加到七十四套,极大地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