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黔南州福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7来源:黔南州福泉市统计局 点击:
5.7 11.3 发电量 万千瓦时 7509.75 -31.3 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996万元。全市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生产产值5592万元,比上年下降29.2%;房屋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有施工企业5个;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9.5万元,上徼税金273.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依拓磷化工资源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快其他行业投资平衡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7.59%。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539万元,比上年增长49.16%;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7283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0%;更新改造投资45275万元,比去年下降7.5 %;房地产开发投资8298 万元,比去年增长0.4%;其他投资1136万元,比上年下降21.66%;跨地区项目投资5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9.5%。 以磷化工业的天福公司、宏福公司等为首的国家重点项目进展迅速。 五、市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0074 万元,比上年增长17.5%。按销售地区分,市级消费品零售额27320万元,增长20.95%;市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539 万元,增长14.7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50626.6万元,增长5.65 %;餐饮业8113.5 万元,增长17.62%;其他行业1334万元,增长171.7%。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为33892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33110万吨公里,比去年上升10.46%;完成旅客周转量16100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76%。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2186辆。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33万元,比上年增12.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18万元,增长34.7%;电信业务总量2115万元,增长7.14 %。电话普及率达13 部/百人。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新增用户6574户,达41080户,比上年增长16.44%。年末互联网用户数达4535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17.65万人次,市内旅游收入5102.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2.85%和16.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30918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920 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1951万元,增长16.13 %;营业税4707万元,增长19.5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2541万元,比上年增长29.7%。 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55484万元,比年初增加19821万元,增长8.41%。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06421万元,比年初减少12557万元,下降10.55%。贷款主要支持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三资企业等正常资金需要。 完成各种保费收入3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9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29万元,增长71.86%;人寿险保费收入1569万元,增长3.6%。赔付额13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1.23 %;其中:财产险和意外伤害寿险赔付额974.4 万元;寿险和健康险赔款和给付41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4.4%,促进了重点科技计划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市有中学19所,普通高中招生1578人,下降6.68%;在校学生4507人,上升5.87%。普通初中招生5715人,比上年下降0.19%;在校学生16709人,下降3.78%。普通小学124所,招生3790人,比上年下降13.39 %;在校学生30783 人,下降6.22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8.4%。 九、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全市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卫星电视接收站25021座,有线电视用户16500户。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5个,拥有床位数767张;卫生技术人员538人,其中医生309人,护士140人。乡镇卫生院15个,床位数202张,卫生技术人员69人。卫生防疫、疾控专科防治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2人。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61人。农村有医疗点数123个,村有卫生医疗点数占总村数的比重为100%。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为160人。 全市共有环境保护系统人员19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3人。全年投资入环境保护治理资金738万元,共完成限期治理项目7个,烟尘控制区1个,噪音达标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2.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34%。 十、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1‰,死亡率为9.8‰,自然增长率为4.31‰。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13876人,比上年末增加2857人。 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72元,比上年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5元,实际增长7.8%。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8366万元,比年初增加21551万元,增长18.45%。 2007年全市落实各项扶贫资金480.1万元(不含国债),比上年增加124.08万元。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782人,其中职工9387人,离退休人员1395人。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395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52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5人。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561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比例为100%,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比例为100%;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242261人。 全年全市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6张,收养人数84人。全市敬老院6个,全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935人。城镇建设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5万元。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60元/年。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7年福泉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6年福泉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