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柳州市融安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柳州市融安县统计局 点击:
融安县人民政府统计局 二○○三年三月二十日 2002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对外引资力度,稳步推进国有中小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小城镇的集贸市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千方百计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据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9541万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7254万元,同比增长9.6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123万元,同比增长1.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743万元,同比增长11.48%。 市场物价与去年持平。今年我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在所有的八大项目中只有娱乐教育文化类、居住类上升,升幅分别为7.10%、0.5%,其他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食品类下降1.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5%,衣着类下降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2.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1.0%,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6%。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幅度。全年我县完成财政收入9153万元,比上年增长13.7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598万元,增长12.34%。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全年农牧渔业完成总产值54527万元,同比增长9.70%。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的种植面积逐年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完成343560亩,比上年减少6.43%,总产量104160吨,比去年减少6.94%。在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同时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了快速的增长,全年甘蔗种植面积44490亩,比上年增长72.04%,总产量177637吨,增长71.58%;桑园种植面积5910亩,增长25.48%;蚕茧730吨,比上年增长19.28%;罗汉果种植247.193万株,产量2525万个,增长159.51%;八角种植面积6915亩,产量121.4吨,增长49.99%。 畜牧业保持着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16930吨,比上年增长7.55%。其中猪肉产量12446吨,增长5.71%;牛羊肉产量1389吨,增长64.48%;牛奶产量从去年的没有,到今年年产68吨。 三、工业 今年工业生产形势严峻。全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2154万元,同比增长6.07%,是近几年来增长速度最小的一年。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下同)完成工业总产值35457万元,同比增长1.26%,完成销售收入36876万元,同比下降3.98%;限额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25320万元,同比增长14.57%。由于生产形势不是很不好,经济效益也有所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税总额2905万元,比去年的3671万元下降20.87%,利润总额由去年的851万元变为-330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很小,共完成投资31777万元,比上年增长0.48%。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3646万元,增长4.53%;更新改造投资3744万元,与去年持平;农村集体投资3243万元,增长166.7%;5-50万元投资892万元,下降74.9%。按经济类型划分,国在经济投资17390万元,增长3.52%;集体经济经济投资3243万元,增长166.7%;个体经济投资10252万元,增长1.84%;其它经济投资892万元,下降74.9%。 房地产开发增长迅猛。商品房的销售由于县委、政府今年积极引入外地资金的投资,建设了融安县综合批发市场,市场中的商品房销售形势不错。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为61982平方米比去年的13000平方米,增长了376.78%;商品房屋销售额3718.9万元,增长376.7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为26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9%,餐饮业完成2949万元,增长45.34%。城乡集贸市场不断发展,加大了对几个重点乡镇集贸市场的改扩建,并引进外来资金在县城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综合批发市场。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312.7万人,比上年增长6.00%,其中铁路47.29万人,公路252.76万人,水运12.65万人,完成货物运输量235.65万吨,其中铁路61万吨,公路168.16万吨,水运6.48万吨。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6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0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60万元,增长15.00%;电信业务总量3152万元,增长17.00%。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4215户,比去年增长36.04%。年内,中国电信的ADSL宽带接入、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及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的开通,这些新的业务为电讯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4618户,比上年净增2923户,互联网用户数1529户,增长40.92%。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724万元,比年初增加5558万元,增长6.03%,同比增长5.0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869万元,增加5524万元,增长8.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0633万元,增加4383万元,增长5.75%;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承保额98838万元,比上年增长8.38%;保费收入1510万元,增长89.00%,其中财产险保费576万元,寿险保费934万元;全年赔付金额234万元,增长58.11%,其中财产险赔付198.4万元,寿险赔付35.4万元。 八、卫生、教育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2个,其中综合性医院5所,精神病医院1所,其他乡镇卫生院、专科医院共17所,实有病床床位539张;卫生技术人员7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8人,护师、护士291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普通中学专任教师971人,小学专任教师1598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9127人,小学在校生265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2%。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31.84万人,比上年减少0.20%。全县非农业人口5.19万人,与去年持平,占总人口的16.31%,农业人口26.65万人,占总人口的83.69%。全年出生人口数为2408人,自然出生率为7.56‰。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为7965人,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5600人。全年全县城居民有3936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人们的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686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5%,人均消费性支出4582元,比去年增长7.82%;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456无,比去年增长12.57%;农民人均纯收入1717元,比上年增加了128元,增长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