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阳江市阳春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阳江市阳春市统计局 点击: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1.2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比预期目标高0.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2726元,增长12.7%。三大产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17.5%和15.8%。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由上年同期的30.8?押36.6?押32.6调整为28.6?押38.3?押33.1。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7%、50.0%和36.3%?熏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1.8个百分点、6.8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2人/亿元,比阳江市下达的任务低0.1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死亡率为1.09人/10万人。道路交通死亡率为2.09人/万辆。 物价指数保持在可控区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消费品价格上涨2.1%。从八大类别看?熏食品类上涨3.1%?熏居住类上涨4.3%,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1%?熏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5%?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熏衣着类下降4.5%?熏交通和通讯类上涨4.8%?熏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4%。 城镇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428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工业化程度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经济发展短期内缺乏足够支撑点;企业做大做强意识有待引导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出现扩大趋势;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偏低;社会矛盾和治安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47.6亿元,同比增长5.6%。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0万亩,减少0.8万亩;粮食总产量33.0万吨,增加0.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6.9万亩,减少0.6万亩;蔬菜产量35.2万吨,减少0.2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5.0万亩,增0.2万亩;花生产量2.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果总产量29.6万吨,增加5.7万吨?熏其中柑、桔、橙产量17.9万吨?熏增加4.9万吨。 林业二次创业取得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6万亩,其中用材林11万亩。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全市森林覆盖率60.2%。 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年肉类总产量6.7万吨,比上年增长率加1.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1万吨,比上年增加29.3%;牛肉产量0.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家禽产量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生猪饲养量249.9万头,比上年增长8.7%,生猪年末存栏量76.4万头,比上年增长3.5%,生猪出栏量71.0万头,比上年增长30.8%。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渔业总产值2.8亿元,同比增长4.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26.7亿元,增长23.9%。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增长33.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0%。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2亿元,同比下降4.4%。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2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新开工面积65.3万平方米,增长9.6%;房屋竣工面积57.4万平方米,增长8.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6.3亿元,增长91.4%;更新改造投资2.4亿元,增长0.7%;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增长98.8%。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8万平方米,增长19.1%;商品房销售额2.2亿元,增长51.4%。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6.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8.8%;全年旅客周转量24.4亿人公里,增长16.1%。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通信业务总量2.5亿元,同比增长29.3%;邮电业务总量0.4亿元,同比增长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6万户,同比增长6.5%;移动电话用户27.6万户,增长24.8%;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兴业务继续高速发展。年末ADSL用户2.1万户,大幅增长56.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畅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同比增长19.2%。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县及县以上实现零售额24.0亿元,增长19.6%;县以下实现零售额50.2亿元,增长19.0%。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6.9亿元,增长20.8%;餐饮业零售额5.8亿元,增长19.2%;其他行业零售额1.5亿元,增长7.3%。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张。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97.5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批发额30.5亿元,同比增长13.4%;零售额67.0亿元,增长19.5%。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发展平稳。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自营出口7902万美元,增长0.8%;三资企业出口3718万美元,同比减少0.2%。 从出口商品看,传统大宗出口产品有增有减,新兴产品出口增长迅猛。其中家具出口1965万美元,同比减少29.1%;编织工艺品出口1470万美元,同比减少5.2%;纺织品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减少4.4%;皮革手袋出口655万美元,同比增长45.2%;机电产品出口1641万美元,同比增长71.8%。 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较大。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630万美元,同比增长25.1%。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5宗,合同利用外资10300万美元,同比增长71.5%。 八、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国内旅游收入5.46亿元,增长27.0%;旅游外汇收入1303.0万美元,增长17.8%。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15.万人次,增长28.5%。其中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91.8万人次,增长25.8%。在过夜游客中,国际游客2.05万人次,增长2.5%;国内游客89.75万人次,增长26.4%。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天数149.9万人天?熏增长27.6%。其中国际游客5.2万人天?熏增长144.7%;国内游客112.5万人天?熏增长28.6%。 九、金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