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云浮市罗定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云浮市罗定市统计局 点击: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农业发展态势趋于稳定;投资增长回归理性;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利用外资增势良好;物价涨势趋缓;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2005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GDP)588777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农业)267390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149680万元,增长21.9%;第三产业171707万元,增长15.9%。 物价指数小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2.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1.3%;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1.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2.6%。城镇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城镇失业登记5215人,失业登记率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结构性缺员矛盾仍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749公顷,比增1.4%,粮食总产量37.43万吨,同比减少5.9%;其中稻谷总产量32.73万吨,减少6.9%;花生总产量1.84万吨,同比增长1.3%;水果总产量7.59万吨,同比增长24.4%。 当年造林面积2087公顷,迹地更新面积3813公顷。森林资源继续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出栏肉猪35.9万头,同比增长20.3%;三鸟存栏量657万只,同比减少17.8%。全年肉类产量50140吨,同比增长24.8%。 水产品产量4.62万吨,同比增长17.9%。其中优质鱼1.7万吨,同比增长12.5%。 农业机械总动力172380千瓦,化肥施用量(折纯)22684吨,有效灌溉面积23246公顷,农村用电量16206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以粤泷火电、雅达电子,澳峰水泥,嘉维化工、华天龙泳衣、互益染整等企业为龙头的能源、电子、纺织、服装、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促进了我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0403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59935万元,同比增长32.4%,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90468万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工业增加值116521万元,同比增长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045万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33476万元,同比增长22.7%。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6026万元,同比增长0.8%,实现利润总额1635万元,同比增长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2441万元,同比增长6.5%。其中城镇投资175935万元,同比减少5%;农村投资109105万元,同比增长51.7%;房地产开发投资7401万元,同比增长29.9%。 按产业分组: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890万元,同比增长32.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2737万元,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4814万元,同比增长0.8%。在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10900万元,同比减少66.4%;交通运输业投资32083万元,同比减少25%;邮电通讯业投资14889万元,同比增长9.5%。民营经济投资130714万元,同比增长14.6%。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周转量5882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铁路货物周转量482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126392万人公里,同比减少7.7%。全市汽车拥有量5056辆,同比增长17.7%。 邮政业务总量3150万元,同比增长20%;电信业务总量8000万元,同比增长18.5%;年末电话用户15.27万户,同比增长5.4%;ADSL用户7500户,同比增长15%。移动电话用户196671户,同比增长15%。 全年接待游客519200人次,同比增长10.9%,全年旅游总收入8548万元,同比增长11.8%。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03197万元,同比增长1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9709万元,同比增长16.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50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10491万元,同比增长8.1%。餐饮业逐渐恢复增长,实现销售额20608万元,同比增长16.5%。 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98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批发额148446万元,同比增长5.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1298万元,同比增长17.2%。 七、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出口总额14278万美元,同比增长47.2%,其中一般贸易出口890万美元,增长3.1%;加工贸易出口13388万美元,同比增长51.5%,在出口中:国有企业出口325万美元,同比增长45.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3628万美元,同比增长46.3%。其它企业出口325万元,同比减少6.8%。 全年批准对外经济合作合同17宗,同比增长21.4%,合同投资金额4171万美元,同比增长50%;其中合同外资金额3226万美元,同比增长33.6%。实际使用外资806万美元,同比增长94.2%。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565725万元,同比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2754万元,同比增长15.3%。贷款余额166652万元,同比减少4.3%。 人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660万元,同比下降13.6%,赔付金额896万元,同比下降15.2%。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14万元,同比减少5.14%,赔付金额355万元,同比减少1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教育系统各类学校465间,其中普通初中30间,普通高中8间,小学368间。在校生225382人,其中普通高中14493人,普通初中67568人,小学134400人。实际毕业生52786人,其中普通初中20042人,普通高中3169人,小学2467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7%。初中毕业升学率49.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7.6%。 2005年,全市有8个项目被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其中星火项目1项,成果推广1项,社会发展1项。全市有技术职称人员16253人,其中高级职称365人,中级职称5879人,初级职称10009人。 十、文化和卫生 以建设山区文化大市为目标,努力加快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名家书画展、征文活动不断开展。广场文化、祠堂文化方兴未艾。涌现出私人博物馆和农民作家。推动了我市文化事业向前发展。全市有博物馆2家;图书馆1家,藏书量15.25万册;群众艺术馆1间。电视信号覆盖率98%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