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清远市佛冈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清远市佛冈县统计局 点击:
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有: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8.8万吨/年;改建公路115公里;新建独立公路桥梁12座,360延长米;新增学生席位2700个,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增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250间,7.13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9公里,扩建面积2.3万平方米。 五、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707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年末全县民用车辆保有量34655辆,比上年增长9.3%。其中,私人车辆30174辆,占全县车辆保有量的87.1%。 旅游业发展较快。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县接待游客8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其中,景区接待人数73.33万人次,增长13.5%;星级酒店接待过夜游客10.47万人次,下降0.9%。全年旅游总收入10867.3万元,增长48.9%。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09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县消费品零售额77197万元,增长26.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5900万元,增长17.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8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限额以下及个体户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88954万元,增长15.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648万元,增长24.2%。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16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批发额108165万元,增长5.6%,零售额108314万元,增长22.4%。 七、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出口形势良好。据外经部门统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139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0%。其中出口总额29451万美元,增长91.4%。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781万美元,增长43.1%;加工贸易出口26670万美元,增长98.4%。 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全年利用外资新签合同16宗,合同外资金额7407万美元;全年实际吸收外资金额29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5%。 八、金 融 金融发展形势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47660万元,比年初增长18.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5258万元,增长1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0575万元,增长16.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7182万元,比年初增长17.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9136万元,增长20.7%;中长期贷款余额27408万元,增长9.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资源整合和创优创强工作顺利推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小学学校60所,小学在校学生3.07万人,比上年下降3.2%;全县普通中学学校16所,在校学生2.29万人,增长1.3%。高考继续取得良好成绩。高考上3B线率居全市第一,万分人口上线率,上3A线、上本科线率继续排在全市前列。“普九”教育成绩喜人。全面实施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使更多的贫困儿童少年“读书难”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毛入学率9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2.19%,分别提高0.59和0.3个百分点。幼儿园在园幼儿6174人。 科技队伍不断扩大,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21人,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67人,中级职称有1629人,初级职称有4225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文化站6个,公共图书馆1间,藏书7.37万册。全县出版《佛冈报》26万份。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8%。 文艺创作取得一定成绩。《爱之恋歌舞厅》及《宫廷鹅毛煲》获得广东省群众文艺创作三等奖和清远市群众文艺创作特等奖;《圆梦》获市文艺创作二等奖。我县的舞蹈《惊涛》在清远市舞蹈大赛中获金奖;在第五届清远市广场文化艺术节中,我县的小戏《胡土贵当官》获一等奖;二等奖有《乡音锣鼓振佛冈》、舞蹈《火舞骄阳》、《春风又绿北江岸》、小品《杰出人物》,独唱《中国大舞台》、歌伴舞《中国龙》;舞蹈《嬉舞学堂》、联唱《流行歌曲串串烧》获三等奖;在市中小学艺术节中,合唱《螃蟹歌》获金奖、舞蹈《火舞骄阳》获银奖,合唱《猜调》、舞蹈《嬉舞学堂》获铜奖。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卫生机构17个,实有床位46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8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2人,注册护士212人。 体育事业取得一定成绩。在春节期间,我县成功举办了“贺岁杯”足球赛、象棋赛、篮球邀请赛、狮子游行等。成功举办了“2006年佛冈县‘永康杯’首届龙舟赛”。协助市政府承办了广东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龙舟赛,佛冈县人民政府被授予广东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先进单位。我县体育健儿参加第十一届省运会获少年甲组女子射箭第三名。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6个,总投资2854万元,增长36.97%。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4.54%;工业废气二氧化硫达标率85.21%;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97%;粉尘排放量达标率98.3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5.37%。建成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100%。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指标发展平稳。年末全县总人口31.67万人(公安户籍数),其中非农业人口6.31万人,占总人口的19.93%。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036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113元,比上年增长9.6%。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养老保险参保22986人,增长17.2%;失业保险参保10688人,增长0.6%;工伤保险参保9685人,增长22.6%;生育保险参保10971人,增长0.6%;医疗保险参保16907人,增长4.9%。全年实际征收社会保险基金5965万元,增长24%。全县企业统筹部分有3507人离退休人员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加强。全县共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8个,床位452张,收养人数391人,其中敬老院7个,床位412张,收养人数356人。 注:1、本公报数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007年4月23日 附表: 2006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 粮食 吨 80323 -1.74 #:稻谷 吨 76155 -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