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清远市佛冈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清远市佛冈县统计局 点击: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有效化解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初步统计,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936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2.9%,比上年加快了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667万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305439万元,增长48.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259万元,增长12.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长24.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1.3%,金融业增长15.4%,其他服务业增长8.2%。 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1.2:58.9:29.9调整为2006年的8.4:68:23.6。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可支配财力增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2655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工商税收14707万元,增长31.6%。地方财政支出43189万元,增长22.4%,其中教育支出9950万元,增长28%。 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2.97万人,比去年增加0.37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2.35万人,增加0.28万人。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县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比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难度加大;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矛盾突出;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等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737万元,比上年增长7.75%。其中农业产值33862万元,增长11.22%;林业产值4447万元,下降13.52%;牧业产值14796万元,增长8.18%;渔业产值2104万元,增长10.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7万元,增长2.92%。 农作物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7万亩,下降0.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2.97万亩,下降0.6%。甘蔗种植面积898亩,下降12.6%。油料作物面积1.59万亩,下降3.6%。水果种植面积13.46万亩,增长11.1%,其中柑桔橙种植面积8.09万亩,增长29.6%。蔬菜面积4.33万亩,增长11.6%。 农作物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产量8.03万吨,下降1.7%。稻谷产量7.62万吨,下降1.8%。甘蔗产量2172吨,下降20%。花生产量2718吨,增长1.4%。水果产量4.63万吨,增长66.7%。其中,柑桔橙产量3.74万吨,荔枝产量0.23万吨,龙眼产量0.16万吨,分别增长86.1%、41.2%和6.7%。 畜牧业、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肉类产量10193吨,比上年增长8.3%。生猪全年饲养量22.5万头,增长1.3%,其中,出栏量11.04万头,增长9.27%;三鸟饲养量204.46万只,下降3.9%,其中出栏量150.77万只,增长1.37%。水产品产量3528吨,增长7.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12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2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942吨,增长2.47%;有效灌溉面积11.68万亩,增长0.17%;旱涝保收面积8.63万亩,下降1.27%;农村用电量3278万千瓦时,增长12.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1307693万元,比上年增长50.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273868万元,增长58.9%。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40万元,下降5.3%;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2588万元,增长62.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完成产值837267万元,增长42.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153074万元,增长174.1%。全年完成轻工业产值239754万元,完成重工业产值10341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2%和50.5%。 分行业来看,我县工业生产分布在24个行业,其中有20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目前,我县超十亿元行业主要有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四大行业。据统计,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94559万元,增长68.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222019万元,增长24.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21678万元,增长25.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39692万元,增长158.7%。以上四大行业共完成产值877948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8.8个百分点。 全年服装产量150.45万件,增长48.96%;家具产量110.9万件,增长74.5%;钢材产量19.47万吨,增长30.95%;铜加工材29536吨,增长12.56%;制冷空调设备5134台,增长0.1%;绝缘制品40675吨,增长17.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1.9。其中资产负债率56.9%,下降0.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1次,提高0.5次;资产贡献率6.5%,提高2.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62680元/人年,提高39468元/人年;资产保值增值率144.4%,提高31.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9655万元,增长82.2%;产品销售率97.2%。全年实现利润19158万元,增长199.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8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6.43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16964万元,增长135.77%。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3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363万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585万元,下降75.4%;更新改造投资37029万元,增长53.6%;房地产开发投资39035万元,增长71.2%;其他投资351714万元,增长65.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1914万元,增长13.7%。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108万元,增长102.7%。第二产业投资264780万元,增长33.4%。其中工业投资264050万元,增长33.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0475万元,增长111.2%。其中房地产业投资39035万元,增长71.2%。 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8673万元,增长73.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6512万元,增长13.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50346万元,增长2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