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清远市佛冈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15来源:清远市佛冈县统计局 点击:
2005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县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有效化解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 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0499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加快了5.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40万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2554万元,增长39.0%;第三产业增加值97399万元,增长15.2%。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增长22.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16.4%,其他服务业增长14.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3.2%,金融保险业增长9.5%。 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5.5:50.1:34.4调整为2005年的11.5:56.6:31.9。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可支配财力增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6038万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工商税收11172万元,增长26.4%。地方财政支出35276万元,增长27.1%,其中教育支出7771万元,增长3.8%。 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2.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5万人,增加2756人。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1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8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比上年末上升0.18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难度加大;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矛盾突出;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获利减少等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450万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农业产值29482万元,增长11.5%;林业产值5268万元,增长3.5%;牧业产值13961万元,下降3.4%;渔业产值2235万元,增长1.4%。 农作物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7万亩,下降1.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3.1万亩,下降2.3%。甘蔗种植面积1027亩,下降27.1%。油料作物面积1.65万亩,增长4.6%。水果种植面积12.12万亩,增长9.8%,其中柑桔橙种植面积6.24万亩,增长34.2%。 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产量8.17万吨,增长0.2%。稻谷产量7.75万吨,下降0.3%。甘蔗产量2714吨,下降13.3%。花生产量2681吨,增长1.7%。水果产量2.78万吨,增长95.7%。其中,柑桔橙产量2.01万吨,荔枝产量0.16万吨,龙眼产量0.15万吨,分别增长167.9%、42.6%和44.4%。 畜牧业、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肉类产量9412吨,比上年下降2.9%。生猪全年饲养量22.2万头,增长14.9%,其中,出栏量10.1万头,增长16.5%;三鸟饲养量212.85万只,下降1.8%,其中出栏量152.87万只,增长4.6%。水产品产量3273吨,增长6.4%。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8.1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7%;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1654吨,增长21.8%;有效灌溉面积11.66万亩,下降5.9%;旱涝保收面积8.74万亩,增长4.9%;农村用电量2910万千瓦时,增长0.62%。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804393万元,比上年增长75.6%。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48031万元,增长73.7%。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54万元,下降15.9%;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2884万元,增长25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完成产值531091万元,增长44.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43103万元,增长172.9%。全年完成轻工业产值119229万元,增长349.7%;完成重工业产值628802万元,增长54.7%。 分行业来看,我县工业生产分布在23个行业,其中有21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目前,我县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六大行业。据统计,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22721万元,增长29.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143223万元,增长2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63249万元,增长499.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90046万元,增长29.7%;电子元件制造业完成产值47449万元,增长107.4%;家具制造业完成产值21571万元,增长130.1%。六大支柱产业共完成产值387809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1.8%。 全年服装产量118万件,增长100%;家具产量63.55万件,增长41.2%;钢材产量12.54万吨,增长1007.2%;铜加工材26240吨,下降5.3%;制冷空调设备24.28万台,增长3.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1.7。其中资产负债率56.4%,下降5.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5次,提高0.5次;成本费用利用率1%,下降4.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25470元/人年,提高16730元/人年。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2159万元,增长68.7%;产品销售率92.4%。全年实现利润6498万元,下降67.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3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0.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5.45万平方米,完成施工产值7195万元,下降13.24%。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623万元,比上年下降1.83%;以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547.8元/人;实现利润总额-348万元。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005万元,比上年增长54.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672万元,下降17.5%;更新改造投资24108万元,增长11.2%;房地产开发投资22798万元,增长190.8%;其他投资200298万元,增长67.4%。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9278万元,增长171.7%;商品房销售面积18.31万平方米,增长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