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南平市浦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南平市浦城县统计局 点击: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四个关键”实践要求,围绕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一、综合 经核算,2007年浦城县生产总值(GDP)4073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1514万元,比增5.3%;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64万元,比增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49953万元,比增21.2%。 产业结构有所调整。第二产业保持增势、第三产业有所调减,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2.3、30.6:37.1调整为2007年的32.3:30.9:36.8。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0537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8.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为113561万元、27356万元、37784万元和15167万元,分别增长11.9%、5.8%、下降2.0%和增长4.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1508万元,增长28.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185513亩,粮食播种面积628118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76703亩,烟叶种植面积3.54万亩,增加0.0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05052亩,增加1787亩;蔬菜种植面积252226亩,减少287亩。粮食总产量达219206吨,增产17785吨,增长8.83%,其中水稻总产量185202吨, 增产16712吨,增长9.92%;收购烟叶10.06万担,累计增收烟叶税1164万元,同比增加116.2万元,增长11.09%;油料产量9581吨,增产2.57%;蔬菜产量241029吨,增产1.94%;水果产量21559吨,增产3.65%。 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4544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14544亩,比上年增长7.3%;人工迹地更新面积20489亩,增长39.49%。全县非公有制人工造林更新面积14011亩,增长10.13%。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3.6%。商品材产量249007立方米,增长16.76%。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824吨,增长3.13%;油茶籽2879吨,增长11.16%;板粟1286吨,增长2.96 %;竹笋干2178吨,增长2.35 %;松脂332吨,同比下降3.21 %。全部木材产量391676立方米,增长0.12%。 肉蛋奶总产量24116吨,下降4.48%。肉类总产量14756吨,下降9.78%。其中,猪肉11379吨,下降13.04%;牛肉421吨,增长19.26%;羊肉225吨,增长2.74%;禽肉2645吨,增长0.72%。禽蛋6641吨,增长4.75%;奶类2719吨,增长6.54%。 水产品产量达13463吨,增长4.19%。其中:淡水鱼类13001吨,增长4.56%;淡水甲壳类110吨,增长6.8 %;淡水贝类256吨,下降9.86 %;其他淡水产品96吨,下降4.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2万千瓦时,增长5.25%;全年农村用电量4050万千瓦时,增长2.53%;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6.20万亩,与上年持平。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五要”工程,发挥农民主体和农村“八大员”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40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3家,带动农户9.8万户,辐射粮食、经作、竹类等生产基地96万亩;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80个,增加22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修复水毁水利工程85处,除险加固水库2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2.81万亩;开发整理土地6000亩,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改造中低产田7000亩,改善1.5万亩烟田基础设施;新建竹山机耕道130公里,森林防火林带145公里;建成村级饮水改善工程50处,解决3.66万人饮水困难;启动新农村农民转移安居平台建设,实施“造福工程”搬迁107户460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5042万元,增长19.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96家,比年初增加28家,净增27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36093万元,增长24.3%。据测算,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03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占GDP比重为2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1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395万元,增长16.12%。产品销售率为93.71%,比上年同期上升3.5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分别完成总产值550万元、67976万元、144755万元和961.7万元,分别增长8.91%、16.64%、23.94%和37.3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2841万元,增长44.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6232万元,增长36.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4.76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利润9115万元,增长24.5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7.35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1.3。 “四大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全年完成产值214558万元,增长28.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88%。浦城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2家,投产21家,其中19家规模企业实现产值5.78亿元,上交税收1800万元。 全社会用电量32646.64万千瓦时,比增10.68%,其中工业用电量23271.35万千瓦时,比增11.81%。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535万元,增长24.6%。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212460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508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8989平方米;实现利润244.7万元;税金总额119.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033万元,增长33.0%,其中,城镇投资173711万元,增长27.6%;农村投资77004万元,增长30.0%。 房地产开发投资40318万元,比上年增长72.4%;商品房销售面积97601平方米,增长57.27%。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34.05 %,期房销售面积占65.95%。商品房销售额28720万元。 滚动实施“十一五‘百亿'项目”和年度“十大项目”、“十大工程”等重点建设,浦南高速公路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顺接工程全面完成;省道302线拓宽改造工程路基成型16.6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硬化143公里,建设农村五级客运站4个,客运候车亭104个,新开通27个行政村客运班线。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市、县联合开发的荣华山产业组团全面启动;浦城工业园区完成土地收储720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500万元,二期A区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商贸服务中心完成招拍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