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宣城市宁国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宣城市宁国市统计局 点击: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13亿元,增长68.9%。分产业看,一产投资3.07亿元,增长314.9%;二产投资51.52亿元,增长 80.6 %,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5.75亿元,增长47.1%;三产投资22.54 亿元,增长37.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95亿元,增长30.2%;商品房销售面积51.8万平方米,增长38.1%;商品房销售额10.34亿元,增长63.9%。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鼎公司扩建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锦洋氟化铝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飞达工业园完成投资1.7亿元,宏宇铝业完成投资0.8亿元,保隆工业园完成投资0.6亿元,大扬工艺完成投资0.5亿元。 城市和交通建设继续加强。2007年,调整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35个专项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青龙西路建成通车,金桥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实施了宁阳中路、东风南路、迎宾路、火车站广场和西津大桥两端综合改造工程。城北教育园区启动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基本完工,体育中心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基本建成垃圾处理厂主体工程,完成了三水厂建设并顺利实现向市区供水。宁宣杭高速宣宁段工程已经立项,启动了千秋关隧道建设,完成了唐舍岭接线工程和岛鸿线路基工程,加大了省道沿线的环境整治力度,改造了桥梅路、长高路。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336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5%;客运周转量150635万人公里,增长14.1%。 邮电通信业务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8.0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2.76万户(含小灵通和铁通用户),增长1.2%;移动电话用户17.94万户,增长29.3%。每百人拥有电话80.6部(含移动电话),比上年增加10.8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5539户,增长45.8%。 六、商业、外贸和旅游 市场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9亿元,增长18.3%。城乡市场全面旺销,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13亿元,增长21.2%;市以下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6亿元,增长10.9%。 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551万美元, 增长3.0%,其中,出口8825万美元,增长10.0%。 招商引资势头良好。全年实际利用省外来宁投资项目205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9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1.81亿元,增长68.4%;招商引资项目中工业项目149个,实际到位资金22.3亿元,占利用省外资金的比例达70.1%。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3323万美元,增长10.7 %。 旅游业快速增长。恩龙世界木屋村新建了“沁芳园”豪华贵宾楼,并完成了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申报工作;东津河漂流旅游区投入运营,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共有“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5家,“宣城市级农家乐旅游示范户”11家。全市全年共接待旅游者138.3万人次,增长34.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892人次,增长81%;旅游总收入43784万元,增长87.6%,其中门票收入1748万元,增长162.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018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383万元,增长17.3%。营业税、增值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2%和15.6%。全年财政支出91897万元,增长9.5%。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30亿元,比年初增加5.23亿元,增长1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84亿元,比年初增加2.09亿元,增长8.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33亿元,比年初增加9.35亿元,增长24.6%。 保险业发展加快。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041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73万元,增长12.0%;人身险保费收入6743万元,增长9.8%。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340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3027万元,人身险赔付373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47家,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2家。全年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项,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8项,列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47项。市财政用于科技三项经费支出932万元,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1.5%,大中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支出达3.6亿元。市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成绩。 科技企业成长迅速。全市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5项。新增国家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7项,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家。 科技信息化成效显著。完善了宁国市科技信息网,创建了省级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县市。建立了网上技术市场,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600万元,引进各类技术人才408名。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省专利十强市和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进市称号。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59所,在校学生54893人,其中: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6016 人,减少9.6 %;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7751人,减少9.6 %;普通初中16所,在校生12325人,增长0.5%;小学45所,在校生21284人,减少6.7%;幼儿园90所,在园人数7408人,增长16.3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 %;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9.1%。全年输送大专学生1252人,输送本科学生95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 全市共放映电影650余场次,观众23万余人次,外地各类艺术团体来我市演出620余场,成功举办《欢乐中国行-魅力宁国》大型文艺晚会,市公共图书馆藏书31万册,《今日宁国》全年发行256期,共166万份;《青龙湾》杂志全年发行4期,共1万份。年末全市共有有线电视用户6.52万户, 开通有线电视模拟频道和数字电视频道共88个。全年编发电视新闻专题238期,电视新闻2512条。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个,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个,村级卫生室204个。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60人,医疗床位1344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人,床位3.5张。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5.5 %,共补偿33.52万人次,补偿金额1668.2万元。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运动员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总决赛获两个二等奖;参加安徽省青少举重锦标赛获两个第一名,安徽省小手球锦标赛荣获团体第五名;参加宣城市第七届高中生篮球比赛荣获男子组第三名和女子组第五名,参加宣城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荣获多项团体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体彩销售额突破2700万元,居全省县级市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