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六安市霍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六安市霍邱县统计局 点击:
人寿保险公司2007年在保费收入、新单保费收入、中介业务保费收入、短险保费收入四个方面夺取全省第一,十年期新单保费收入卡式业务保费收入为全省第二,并被省授予安徽国寿超亿元县光荣称号。财产保险公司加大了网点建设,2007年新增龙潭、户胡两个网点并更换了VPN线路。 七 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平稳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路面2682公里,其中国道107公里,省道85公里,县道551公里,乡道781公里,村道1157公里。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805万人,客运周转量40250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0%和9.9%,完成公路货运量644万吨,货运周转量51520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5%和14.8%,完成水运货运量90万吨,同比增长50%。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汽车20240辆,比上年增加3568辆,其中大客车488辆,新增47辆,大货车5312辆,新增854辆,小客车及轿车4200辆,新增493辆、小货车4086辆,新增926辆,农用车6136辆,新增1269辆。油灌车18辆减少4辆。 交通建设:完成了张集和黄泥河桥新建,隐贤桥重建,军台大桥维修,我县申报的“村村通”工程计划158条,313公里。年底前已完成招标278.9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165.1公里,合六叶高速公路已竣工通车,霍众路全线贯通。 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5319万元,同比增长14.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70647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174977户,同比分别比上年新增58096户和18502户。 八 文化、教育、广电业 文化、教育、广电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年末全县有放影机构53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站32个,剧场、县文馆、文物馆、图书馆、创作组各1个。图书馆藏书13万册。 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2007年县财政投入30万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组织26个放影队深入全县32个乡镇巡回放映4634场次。 抓创作,努力推动艺术生产。全年共创作歌曲文学、舞蹈作品66篇(件),获市1、2等奖各1个,三等奖8个,县文化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我县选送的作品分别获7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在省20届少儿音乐舞蹈大赛中,我县荣获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在全省第二届老年大学艺术节,我县出演的舞蹈《淮河情韵》获省一等奖。在市舞蹈大赛中我县荣获4个一等奖,2个优秀表演奖,名列全市第一。 教育事业,2007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87所,当年招生30865人,在校学生91343人,毕业生30069人,小学435所,在校学生102465人,普通中专1所,在校学生917人,职业高中4所,在校学生8414人,幼儿园56所,在校幼儿12701人,特教1所,在校生160人,另有成人中小学32所,在校生21420人,职业技术培训32所,在校生214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初中学龄入学率99.8%,小学和初中毕业普及率分别为99.73%和97.41%。 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共有18882名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补助资金4847万元。 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实施。2007年我县共投入资金1425.3万元,共建设项目学校452所,对全县64所初中配建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和卫星接收,播放设施:317所完全小学配建了卫星接收,教学播放设备:71个村级教学点配建了光盘播放设备。 危房改造工程快速推进。2007年D级危房改造民生工程中央和省专项资金831万元已全部到位,共立项62个,建设面积23430M2,改造D级危房14354 M2,年底已基本竣工。 2007年末我县有各级各类示范学校45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高1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市级示范高中6所,市级示范初中2所,省级农村示范小学1所,市级示范小学2所,县级示范小学30所。 广电业保持全市外宣工作领先位次。年末有广播电台、中波台、有线电视台、微波中继站各1个,电视差转台4个,调频发射台26个,卫星电视接收站114个,乡镇广播站32个,通播率为100%,通广播村680个,通播率为100%,广播覆盖人口为93%,电视覆盖人口为95%。 2007年县广播电视开辟了“心系农业、情系农民、提速发展、共建和谐”及“优秀企业家创业功臣”等专栏取得良好宣传效果。电台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稿42条,电视台在中央发稿35条,省电台发稿95条,在市电台发稿403条,保持了全市领先位次。 广播建设取得新成就。县广电中心大楼5月份已开始破土动工,占地4876平方米,建筑面积5286平方米,大楼10层42米,年底七层已封顶。“村村通”工程年底新增联网行政村87个,新增用户8000多户,全县联网行政村已达327个,用户4万多户,广电转星调整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九 科技、体育、医疗卫生 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取得新突破。2007年获省级成果3项,其中:选矿新工艺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县级广电“村村通”工程三级网频共用控制技术;氯甲醚化工产品及工艺创新技术研究,并按照科技项目选题申报指南要求,我县2007年申报省市科技专项计划15项,申报科技部星火项目4项。全县有农业科技服务单位32个,有各类科技人员16309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470人。 体育事业捷报频传。2007年我县参加省常规赛,柔道、跆拳道、拳击3个项目共获4枚金牌、4枚银牌、5枚铜牌,其中柔道获省常规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三,在市举行的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我县有5大项、8小项获奖,累计夺取奖牌12枚,较上届均有增加。 2007年投资200万元建设“雪炭工程”综合健身馆项目已建成使用,青年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即将落成。 卫生事业在改制中扎实推进。年末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41所。其中:县医院3所,中心卫生院6所,乡镇卫生院26所,疾控中心、保健所、卫监所等6所,有执业医师486人,同比增加30人,有实用病床1950张,同比增加62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2.17张。另有村卫生室679所,其中村办209所,私人办311所,联合办22所,其他137所,共有乡村医生2043人,全县城乡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8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8人。 新农村合作医疗和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作顺利实施。2007年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全县共有113万人人自愿参合,参合率达82.16%。2007年申报了13个卫生院国债建设和1个卫生院水利补助建设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已确定9个卫生院为第一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