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淮南市凤台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7来源:淮南市凤台县统计局 点击:
凤台县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按照县政府2007年分解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4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5.82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亿元,增长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6021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9:53.6:26.5变化为18.5:57.8:23.7,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61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86人;登记失业率为4.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1万人。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54500万元,较上年增长2.9%;农业产值124407万元,增长2.3%;林业产值3581万元,增长0.9%;牧业产值101377万元,增长4.2%;渔业产值24634.5万元,增长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0万元,增长25%;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44.68万亩,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2.08万亩,比上年增加3.85万亩;稻谷种植面积56.62万亩,比上年增加1.9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555亩,较上年减少750亩;油料种植面积32025亩,较上年减少9015亩;蔬菜种植面积102285亩,较上年减少315亩。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55.8万吨,比上年增产5.9%。其中小麦产量242685吨,增长9.4%;水稻产量293760吨,增长3.8%;棉花产量743吨,下降13.7%;油料产量4953吨,下降23%。全年肉类总产量55314吨,增长4.6%;禽蛋产量20815吨,增长5.1%;全年水产品产量23709吨,增长2.9%。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557566 5.9% #夏 粮 244516 8.5% 秋 粮 313050 3.9% 油 料 4953 -23% #花 生 2956 -27.5% 油菜籽 1678 -18.7% 棉 花 743 -13.7% 蔬 菜(含菜用瓜) 228415 -2.5% 瓜 果 29690 -35.4% 肉 类 55314 4.6% 禽 蛋 20815 5.1% 水产品 23709 2.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机电灌溉面积60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6.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农用拖拉机55202万台,较上年持平,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84%;农村用电量15083万千瓦小时,增长17.4%;农用化肥施用量(折吨)50667吨,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20.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3.7%,拉动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7201万元,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09590万元,增长49.1%;集体工业增加值489万元,下降23.9%;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47122万元,减少4.96%。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447775万元,增长25.2%。分轻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121万元,增加73.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50080万元,增长25.3%。工业品产销率为98.55%。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224.4万吨,增长28.6%;水泥25.4万吨,下降11.6%;尿素22840吨,减少36.8%;合成氨31246吨,减少42.4%;啤酒5690千升,下降53.8%;面粉162155吨,增长84.8%。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4398万元,增长5.1%;利税总额70125万元,减少22.4%;利润总额40540万元,减少32.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4.9,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增加值(万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57201 25.8% #轻工业 7121 73.8% 重工业 450080 25.3% #国有及国有控股 447775 25.2% #国有企业 309590 49.1% 集体企业 489 -23.9% 股份制企业 147122 -5.0% 大中型工业企业 444221 25.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2224.4 28.6% 水泥 万吨 25.4 -11.6% 合成氨 吨 31246 -42.4% 尿素 吨 22840 -36.8% 日用玻璃制品 吨 33179 83.1% 大米 吨 42826 326.9% 面粉 吨 162155 84.8% 啤酒 千升 5690 -53.8%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3亿元,较上年增长4.8%,全县9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36753万元,较上年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523万元,增长3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419万元,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5760万元,增长53.6%;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271万元,增长12.6%;房地产投资20388万元,增长40.8%。 在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500726万元,增长59.3%。其中,煤炭工业投资278217万元,增长42.7%;电力投资214429万元,增长82.4%;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3513万元;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3055万元。 五、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更加繁荣。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6%。分城乡看,县级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6715万元,增长16.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656万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1587万元,增长15.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4784万元,增长17.4%。2007年全县实现外贸出口额106万美元,减少29.3%。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县累计引资项目80项,实际到位资金114749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引进省外资金60437万元,增长16.2%,引进外资40万美元,增长110.5%。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县完成货物运输量428万吨,增长4.1%。其中水路货运量64万吨,减少3.03%;公路货运量364万吨,增长5.5%。货物周转量55836万吨公里,增长2.6%;水路货运周转量38296万吨公里,增长1.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8268万元,同比增长0.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207万元,增加14.7%,电信业务收入4891万元,增长5.5%。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总数273413户,比上年末净增34529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7743户,比上年末净增5123户;移动电话用户155670户,比上年末净增16919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9.5户/百人。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达7998户,比上年末净增317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