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阜阳市界首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阜阳市界首市统计局 点击:
2007年,全市人民在界首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强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质效提高、收入增加、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实现界首市生产总值4500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为近八年来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574万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78290万元,增长25.8%;第三产业增加值146187万元,增长10.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5930元,比上年增加122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1.3:32.8:35.9 调整为27.9:39.6:32.5,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2007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450051 13.8 第一产业 125574 5.6 第二产业 178290 25.8 工 业 159702 27.5 建筑业 18588 14.9 第三产业 146187 10.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501 9.4 批发和零售业 38826 10 住宿和餐饮业 6780 3.5 金融业 6550 1.1 房地产业 18831 14 其他服务业 53699 1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5%。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0.3%,其中,粮食上涨5%;油脂上涨13.4%;居住类上涨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涨3.7%;交通和通讯工具上涨0.3%;烟酒及用品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医疗保健用品价格微降。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4.1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5.4万人,第二产业9.23万人,第三产业9.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217 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53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565公顷,比上年增长7.9%。油料种植面积5612公顷,下降13.1%;棉花种植面积3004公顷,下降20.3%;蔬菜种植面积10563公顷,下降3.0%。粮经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67.6:32.4调整到74.9:25.1 ,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 全年粮食产量35.55万吨,增长 13.1%。油料产量8712吨,下降18.1%,棉花产量3719吨,下降19.1%。蔬菜产量36986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果产量8848吨,增长12.2%。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355485 13.1 其中:夏粮 209664 12.8 秋粮 145821 13.4 油料 8712 -18.1 其中:花生 3468 -23.0 油菜籽 2017 -19.3 棉花 3719 -19.1 蔬菜 369861 -0.04 水果 8848 12.2 全年肉类总产量42110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26376吨,比上年增长1.5%;禽肉产量5518吨,比上年增长6.1%。全年水产品产量5610吨,比上年增长8.2%。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 %;农用拖拉机11998台,比上年末增加98台;农用运输车3835台,比上年末增加491台。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0617吨,增长9.2%。农村用电量8936万千瓦时,增长2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9702万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65万元,增长37.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998万元,增长19.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8164万元,增长3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19万元,增长65.9%。全年轻工业增加值6942万元,增长22.6%;重工业增加值105722万元,增长39.1%。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量 比上年增(%) 一、工业增加值(现价) 112665 37.7 其中:轻工业 6942 22.6 重工业 105722 39.1 其中:国有企业 3998 19.7 股份制企业 108164 39.5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19 65.9 其他 385 -39.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业全年实现增加值80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3%。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量 比上年增长(%) 饮料酒 千升 2924 224.5 纱 吨 7939 47.1 皮革服装 件 216505 11.1 合成氨 吨 39902 0.2 氮肥(折含N 100%) 吨 23841 14 精甲醇 吨 25627 11.5 化学药品原药(化学原料药) 吨 1003 96.5 中成药 吨 103 -21.9 塑料制品 吨 1796 -71.3 塑料薄膜 吨 1449 -69.6 十种有色金属 吨 171700 -3.9 精炼铜(铜) 吨 3213 8583.8 铅 吨 135942 -23.2 原铝(电解铝) 吨 32545 1920.2 输送机械 米 26436 -26.5 泵(液体泵) 台 15358 452.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91639万元,比上年增长69%;产品销售率97.52%,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利润5848 万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98%,创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32.9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376万元,增长5.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4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5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9788万元,比上年增长62.4%,增速比上年提高3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44722万元,增长38.5%;农村投资9866万元,增长233.3 %,房地产项目投资5200万元,增长233.3 %。分产业投向:第二产业投资44803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4985万元。 主要建设项目有:我市“一园四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能电源年产300万套极板生产线、海能电源年产300万套极板生产线、田营废旧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东城路综合市场建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