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池州市石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8来源:池州市石台县统计局 点击: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平稳。2008年,我县市场繁荣,居民消费心理比较稳定,城乡居民购卖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集市贸易较为活跃,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341万元,比上年增长19.27%,其中:县本级零售额25892万元,增长19.98%;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7449万元,增长18.23%。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农业生产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分别为35984万元、6879万元,分别增长18.7%、22.92%。 全年外贸自营出口总额516万美元,同比下降19%。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9.02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130万人次。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省、市考核口径)8008万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43万元,增长46.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3271万元,增长36.1%,地方非税收入1972万元,同比增长69.1%;上划中央收入2765万元,同比增长22.4%。2008年财政支出总额37005万元,增长59.9%。财政收入的增长支持发展、支持建设的能力有所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8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67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8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3764万元,比上年增长23.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018万元,比上年下降4.19%,其中:短期贷款32573万元,比上年下降14.01%;中长期贷款11786万元,比上年增长9.39%。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2008年保费收入3931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820万元;寿险保费收入3111万元。全年保费决赔金额1999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32万元;人寿险赔款支出1267万元。保险事业的稳步发展,为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科教、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2008年末全县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9个,乡镇科普协会8个,农技协会28个,会员1525人;创办科普画廊展览总长10米。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职业中学61所,在校学生16404人,其中: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6872人,比上年增加60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96人,比上年增加159人;城乡小学30所,在校学生6461人,比上年减少657人;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1628人,比上年增加29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7人,比上年减少33人。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7.1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9.96%。教育环境设施逐步改善,小学人均校舍建筑面积10.7平方米,普通中学人均校舍面积9.2平方米。师资力量不断提高,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2.31%、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07%、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站8个;公用图书馆1个,馆藏量(图书馆、文化馆)33916册;档案馆1个,建国后,档案馆馆藏全部档案全宗56(个)。2008年,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 座,广播人口覆盖率71.22%;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各1 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3.13%。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的稳步发展,为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在质量上不断得到改善。2008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个,全县卫生系统共有病床238张,卫生技术人员280人。 2008年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2008年度全县共有83875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4.8%,比上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农民医疗报销501万元,累计受益46369人次,平均收益率为55.28%。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和健康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及各项体育运动广泛开展。2008年度共举办县级单项比赛7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2次,参加人数1400人,全县中小学有11372人通过体育锻炼达标考核,中小学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0%,其中:中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为88%;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3%。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95‰,比上年下降0.63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90‰,比上年增加0.1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 比上年减少0.81个千分点。2008年全县城乡居民总户数35134户,总人口109025人,其中男性56548人,女性522477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7.8∶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977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全部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148元(包括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224元(不包括私营企业),比上年增长10.4%;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310元,比上年增长26.1%。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统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36元,比上年增长20.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86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县敬老院10所,拥有床位291个,总建筑面积9760平方米,已入院283人;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45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6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100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273人,农村分散五保供养1114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9人;城镇民政部门医疗救助94人次,农村民政部门医疗救助270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740人次。 2008年末全县已参加养老保险职工人数5319人,本期征收养老金1809万元,本期支付养老金1567万元。年末登记失业率4.3%。 2008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3791人、9522人、4500人、3500、4300人,其中,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00、22 、1264人。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注: ① 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由于生产法和收入法算出的结果有差距,公布的数据按省局要求进行了打折; ③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在岗职工;全部单位在岗职工包括规模以上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在岗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