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安庆市岳西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7来源:安庆市岳西县统计局 点击:
岳西县统计局 (2004年2月25日)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针政策,深化各项改革,加强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克服了“非典”和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5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69亿元,增长1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15元,比上年增加302元。 市场价格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2.1%,消费品价格上升1.1%。分类别看,食品和居住价格分别上升6.2%和2.1%,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信等分别下降0.7%、0.6%、1.8%,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分别下降5.0%和7.9%。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就业岗位呈多样化,单位从业人员继续减少。全县在岗职工平均人数1.50万人,比上年减少0.1万人。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品种、品质和布局的优化,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工业结构加速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取得成效,轻纺、金属制造、蓄电池、医药等行业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开成。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6.6:29.8:34.6调整为34.2:30.5:35.3。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8.2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65900万元,增长5.6%;实现利润1353万元,增长10.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和集中度仍然不高,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这“三低”问题仍较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民间投资不够活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趋向市场化。蔬菜、药材等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蔬菜生产在精细品种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7839公顷,比上年减少3.7%。 粮食产量继续调减。全年粮食产量74542吨,比上年减少3.6%。其中夏粮产量3417吨,减少65.4%;秋粮产量71125吨,增长5.5%。 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全年棉花产量3吨,比上年减少84%;油料产量1636吨,减少13.6%;茶叶产量1438吨,增长6.9%;水果产量1076吨,减少6.1%。 林业发展迅猛,畜牧业、渔业生产稳定。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167公顷,比上年增长52.7%,幼林抚育作业面积9333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15235吨,比上年增长23.6%;禽蛋产量1312吨,增长27.1%;水产品产量850吨,增长13.3%。 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年末,全县农村用电量2130万千瓦小时,减少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9114万元,比上年增长0.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产值69733万元,同比增长9.8%(不考虑价格因素)。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长4.6%,股份制企业增长3.0%,集体企业增长11.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1%;重工业增长12.7%,轻工业增长8.6%。从产销情况看,普遍衔接良好,全年产销率为101.8%。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中,供电量、米机、中成药、机制纸、蓄电池增长迅速,分别比上年增长11.9%、7.9%、13.4%、58.2%和81.8%。 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151万元,比上年增长39.9%。施工工程个数44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17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8342万元,增长103.4%;更新改造投资9330万元,增长96.7%;房地产开发投资3211万元,增长51.2%。、交通设施建设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交通运输业及电力投资17545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完成投资11563万元,全县县乡公路完成投资4665万元,岩河-妙道山旅游公路完成投资2530万元,优等牵引蓄电池完成投资1200万元,退耕还林、相公庙电站、严家电站、八字岩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都很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快速增长。2003年,虽然受“非典”的短期冲击,全县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仍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0840万元,增长7.6%。从城乡看,县的零售额22498万元,增长7.6%;县以下18342万元,增长7.7%。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375万元,增长8.3%,餐饮业2840万元,增长-2.1%,其中行业625元,增长15.7%。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含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535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03年全县交通系统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359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 邮政部门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50万元,电信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700余万元。年末县城电话户数1.4万户,农村电话户数5.1万户.移动电话户数1.4万户,移动业务收入1300万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财政收入8702万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87万元,增长0.6%,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财政支出21118万元,增长16.5%。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029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758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659万元,增加11107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88800万元,比上年末增加8300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3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普通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3430人。普通中学41所,在校生26775人,其中高中在校生6558人,初中在校生20217人。小学321所,在校学生37032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5.0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0.60%和0.32%。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县成人中等专业在校生25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