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统计公报
安庆市宿松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0-03-07来源:安庆市宿松县统计局 点击:
宿松县统计局 2008年2月9日 2008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复杂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主动顺应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紧紧围绕“三化、三集中”发展战略和建设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经济强县目标不动摇,加速推进大开放、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进程。全县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7%(比上年,下同)。人均GDP达到7910元,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89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6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3亿元,增长11.9%。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3、6.1和4.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9:29.9:33.1,其中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68人,增长20.8%。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全市八县(市)中位居第1位。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5.17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51.5%。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在新形势下表现更加突出,抗击国内外市场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多,农民增收、财政增收面临较大困难。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19亿元,增长9.8%。其中:农业产值18.47亿元、林业产值0.81亿元、牧业产值6.52亿元,渔业产值9.1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7亿元。粮食总产32.83万吨,增长19.8%;油料总产3.8万吨,增长42.2%;棉花总产2.76万吨,增长9%;蔬菜产量16.75万吨,增长12.5%;水果产量5895吨,增长13.7%。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生猪存栏19.5万头,增长6.4%;牛存栏2.5万头,羊存栏0.6万只,家禽存栏230万只。全年生猪出栏30万头,增长6.5%,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1.51万头、0.8万只、25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85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7500吨,增长5.1%。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水产品养殖面积5.37万公顷,增长1.6%;水产品总产量7.12万吨,增长1.2%,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51万千瓦,增长9%;农村用电量2.02亿度,增长6.4%;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74万吨,农药使用量2298吨,有效灌溉面积44.21千公顷,机电排灌面积21.49千公顷,实施惠及4.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县207个村全部通电、通汽车和电话。自来水受益村112个,比上年增加14个村。 三、工业、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 %,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1.32亿度,增长50.1%。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新增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现价)10.18亿元,增长41.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现价)1.08亿元, 增长1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居前四位的纺织业(9.78亿)、农副食品加工业(5.9亿)、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3.67亿)、非金属矿采选业(2.58亿)等行业产值增速分别为48.9%、72.3%、102.4%和6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3.7亿元,增长57.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4 %,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8亿元,增长63.8%;实现利润总额4499万元,增长60.3%;实现利税总额10389万元,增长57.1%。全员劳动生产率88442元/人,增长24%,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152.9,比上年下降8.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1亿元,增长22.5%。建筑业实现利润总额384万元,下降65.3%,完成建筑业增加产值2.14亿元,增长20.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4.5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88万平方米。建筑企业职工年平均人数5395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6亿元,增长43.8%;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7.51亿元,增长45.8%。分城乡看,农村完成206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79%,城镇完成32.86亿元,增长60.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42亿元,增长18.2%。分三次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2.57亿元,增长53.9%,二产完成投资17.18亿元,增长25.4%,三产完成投资17.76亿元,增长71.4%。 五、商业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93亿元,增长23%。分城乡看,县城市场实现零售额10.75亿元,增长24.1%;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18亿元,增长21.4%。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33亿元,增长11.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23亿元,增长21.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4亿元,增长37.2%。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0.13亿元,增长11.4%。“新网工程”发展态势良好,合家福等超市纷纷进驻乡镇。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89万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1235万美元,下降12%;进口454万美元,增长475%。全年新签内资项目75个,实际到位资金34.07亿元, 增长39.3%;在建外资项目13个,实际到位资金1264万美元, 增长73.4%。引进锦绣纺织、觅仙泉矿泉水、世纪伟业等8个投资过亿元项目。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县公路总里程1949.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880.5公里,增长6.8%。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工165公里,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公路运输量728万吨,公路运输周转量4328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7%和 6.1%;公路客运量830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6119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和 4%。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收入1.62亿元,增长21.1%,年末全县各类通信用户总量27.19万户, 增长7.6%。其中,住宅电话(含小灵通)15.84万户,增长4%,小灵通10288户,比上年下降5.3%;手机年末用户数11.36万户,增长13.2%。每百人拥有电话(含手机)33.1部,增长6.8%。宽带上网用户12674户, 增长67.1%。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增长14.3%。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增长15.2%。全县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2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617亿元(不含基金,市局反馈数),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财政支出10.055亿元,比上年增长50.3%。 |